学科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丨吉大一院第13例心脏移植患者康复出院
4月3日,又一名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历经21天,顺利康复出院。这是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以来的第3例心脏移植术,至此,吉大一院累计完成心脏移植术13例。展现了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心脏外科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先进技术水平,为广大终末期心脏疾病和重度心脏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
(部分医护人员与心脏移植患者及家属合影)
患者为65岁女性,来自青岛市,一年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活动耐量下降,当地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行相关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到吉大一院心脏外科就诊,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患者为终末期心脏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心脏移植。
3月12日,在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协调下,通过分配系统,为患者匹配到心脏供体。
(心脏移植团队术中)
无影灯下,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小组组长、心脏外科主任马大实带领移植团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移植团队执行负责人、主任医师韩杰和主任医师姜文剑的指导下,麻醉科、第二手术室、神经创伤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超声科、输血科、医务部、OPO办公室、消毒供应中心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经过4小时的精细手术,移植的心脏在患者的体内有力地跳动起来,手术顺利完成。
(移植患者术后脱离呼吸机、患者术后下床活动)
术后心脏外科副主任白杨带领监护室医护团队,不舍昼夜地精心治疗和监护。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时精细化调整NO治疗仪、抗免疫排斥药物、抗感染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等,每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顺利闯过感染、免疫排异等难关,身体各项机能迅速恢复。术后当日清醒,术后18小时脱离呼吸机,术后第6日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21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
自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以来,心脏移植工作在多学科协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心脏移植供受体维护、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均实现高质量提升,移植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团队将继续在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指引下,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致力于为更多终末期心脏病患者铸就“心”健康,创造“心”未来。
END
来源丨心脏外科
通讯员丨刘宁
科室审阅丨马大实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