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多学科团队发现肿瘤大小以及与血管、神经的交织情况,均与术前评估基本一致。
44岁男性,
检查发现颈胸交界部纵膈肿瘤,
与颈部重要血管及神经粘连致密,
出现右上肢麻木,伴右上臂灼烧、胀痛感及右胸部隐痛症状。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如何通过微创手术方式,6小时搞定这个5.0cm×4.0cm的纵膈肿瘤,且没有损伤血管和神经功能!
华西就诊,检查发现两处肿物
一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右上肢麻木,伴右上臂灼烧、胀痛感及右胸部隐痛的症状。2023年1月,患者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颈胸交界部占位,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就诊。
辗转多家医院寻治无果后,患者于2月到华西医院廖虎副教授门诊就诊,并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两处肿物。
第一处肿物,位于颈胸交界部,具体在右侧颈根部-胸廓入口区,形态不规则、突入纵隔,大小约5.0cm×4.0cm。
第二处肿物,位于胸部,具体在右侧心膈角区,大小约4.0cm×2.0cm,与邻近膈肌分界不清。
手术难度大,制定详细手术策略
两处肿物中,颈胸交界部肿瘤是面临的主要难题:第一,肿瘤生长位置刁钻,位于颈胸交界部;第二,肿瘤与颈部重要血管及神经粘连致密,紧贴并压迫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与血管分界不清,推挤并压迫脊髓神经根。
因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稍有不慎,如果损伤血管,可能导致大出血,如果损伤神经,可能造成终身瘫痪。
但若不及时处理,颈胸交界部肿瘤持续进展,患者必将面临右侧肢体瘫痪的情况,更严重的后果是肿瘤进一步侵犯血管及脊髓神经,还会威胁生命。此外,患者还合并右侧心膈角区肿物,性质不明,也需手术处理。
所以,只有手术才有治愈肿瘤的机会。综合考虑后,廖虎副教授团队邀请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伤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放射科等学科进行术前多科评估讨论。
尽管患者颈胸交界部肿瘤较大,且位置刁钻、与颈部重要血管及神经交织,但为减小手术创伤,多学科团队计划尝试通过微创入路处理病变,必要时再考虑离断锁骨切除肿瘤。最终,在华西多学科团队合作下,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策略。
1、神经外科:处理颈胸交界部肿瘤的颈部肿瘤病变。
2、胸外科:处理胸段肿瘤病变以及右侧心膈角区肿物。
3、血管外科:由于颈胸交界部肿瘤侵犯血管,必要时协助完成血管重建。
4、创伤医学中心:完成锁骨离断的台上准备工作,若无法经微创入路完成手术,可直接离断锁骨行开放手术。
多学科共同努力,小切口完整切除肿瘤
2023年2月19日,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胸外科廖虎副教授团队联合神经外科陈海锋副教授、创伤医学中心陈家磊医生、血管外科熊飞副教授等多学科团队专家,经过6小时的紧张手术,于显微镜下完成了颈区肿瘤游离,在胸腔镜下完成了胸部肿瘤切除。
并且,华西专家们在保证两处肿物均被完整切除的情况下,按照 计划把手术创伤也尽量降到了最小,没有损伤到患者的神经和血管。其中,右侧颈部切口仅4cm,胸部切口最大仅2cm。
术中,多学科团队发现肿瘤大小以及与血管、神经的交织情况,均与术前评估基本一致。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与右侧锁骨下动脉分界不清,与脊神经根粘连明显,多支肿瘤的滋养动脉由右侧锁骨下动脉发出,血供非常丰富,肿瘤明显推挤并压迫脊髓神经根。
术后,患者右上肢麻木,右上臂灼烧、胀痛感及右胸部隐痛的症状消失,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均正常。2023年3月初,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