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它会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
本文由“麻醉课堂”授权转载
0 1 膨宫液过量吸收综合症
指因手术时间较长,膨宫压力过大,膨宫液吸收超过机体排除的安全阈值,导致容量超负荷,低渗性液体出现肺水肿,低钠血症等,等渗性液体则出现肺水肿、高氯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单极电刀:需要患者身上贴电极,电流通过患者身体后以负极板为回路,需要不含离子液体,如5%Glu,5%甘露醇,1.5%甘氨酸 。
双极等离子电刀:需在含离子液体环境下电切 ,以工作手柄为回路,不经过患者身体,如0.9%NaCl,乳酸林格氏液。
膨宫液吸收途径
子宫内膜、操作损伤的血管、液体逆行通过输卵管,膨宫液通过输卵管和子宫穿孔进入盆腹腔易吸收快且量大。
膨宫压力与液体吸收关系
2016 BSGE/ESGE宫腔镜手术膨宫介质管理指南
子宫内压越高,吸收越多;
宫内压>MAP,吸收增加;MAP越低,吸收越多;
宫内压>75mmHg,膨宫液逆流入输卵管;
2020年宫腔镜诊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
应严格控制膨宫压≤100mmHg或<平均动脉压,通常为70~80mmHg。
39英寸(100cm)=75mmHg;
52英寸(132cm)=100mmHg;
宫腔镜手术因素
创面大小:肌层穿透越深,吸收越多;静脉窦开放,吸收越多;
时间长短:时间越长,吸收越多;
宫腔大小:宫腔越大,吸收越多;
患者接受的膨宫液吸收值
2016 BSGE/ESGE宫腔镜手术膨宫介质管理指南
低渗性膨宫液1000mL(健康患者), 750mL(老年及合并症患者)
等渗性膨宫夜2500mL(健康患者),1500mL(老年及合并症患者)
2020年宫腔镜诊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
膨宫液差值>500mL,手术暂停或评估;
非电解质液>1000mL,停止手术;
电解质液>2500mL,停止手术;
低渗膨宫液--低钠血症
吸收1000mL低渗性膨宫液,血钠离子下10mmol/L;
无症状低钠血症:Na+⩾120mmol/L,液体限制(<1L/d),速尿40mg;
急性低钠血症或急性症状性低钠血症:Na+≤120mmol/L,3%高渗NaCl,100ml/10min,最多重复三次,再以3%高渗NaCl, Na+浓度1-2mmol/L/h →130mmol/L;
如何配置3%NaCl?
100mL溶液多少g溶质即百分之几浓度;
100mL 0.9%NaCl=NaCl 0.9g;
10mL 10%NaCl=NaCl 1g;
配置:10mL/支×3支10%NaCl +100mL 0.9%NaCl;
NaCl(3+0.9=3.9) 3.9g/130ml(100+30)=3g/100ml即3%浓度
等渗液膨宫液--高氯血症
处理:吸氧+利尿(速尿)+纠正内环境+维持肾灌注压;
如何预防灌流液过量吸收
术前措施: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减少瘤体体积增加Na+-K+ATP泵;
术中措施:宫内低压水平,<MAP水平;手术时间<1h; ≥30min监测血钠和Hb;控制膨宫液差值1-2L,≥1L时监测血钠。
0 2 子宫穿孔
宫腔镜操作最常见的并发症,其高危因素包括宫颈狭窄、宫颈手术史、子宫过度屈曲、宫腔镜器械型号选择不当及施术者经验不足等。
术中表现:宫腔镜术野突然消失,子宫底处可见网膜、肠、腹腔;也可伴有血尿或突然增加膨宫液需求量。(子宫底穿孔最常见,出血少;宫侧壁穿孔出血量大;宫颈迟发出血)
术后表现:患者苏醒后腹痛或腹膨隆,恶心呕吐,可见血尿、少尿等。
穿孔处理与治疗
立即停止手术操作,查找穿孔部位,确定有无临近脏器损伤;
对子宫微小穿孔者需严密观察,使用缩宫素及抗生素治疗,加强随访;
对穿孔大有撕裂伤,出血明显者,应紧急手术治疗;
03 副交感神经综合症
刺激视神经、咽喉、食道中段、隆突、胆囊、子宫和肛门等部位时,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引起冠脉痉挛、心脏骤停等临床表现。
2020年宫腔镜诊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
扩张宫颈和膨胀宫腔时 ,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麻醉状态下患者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浅麻醉或缺氧/二氧化碳蓄积时加强)
治疗:立即停止手术操作,采用被动抬腿实验、注射哥隆溴铵或阿托品等可以改善。
预防:适当加深麻醉。
04 空气栓塞综合症
宫腔镜诊疗时空气栓塞的检出率为10%-50%,而空气栓塞综合症罕见(发生率0.03%),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进入的空气量和速度有关。
原因
操作不规范,膨宫液容器排空且与大气相通,膨宫液管路未排气、三通接头开放错误,电刀汽化组织时产生的气体。
操作者经验不足。
临床表现
清醒时患者早期症状:当气体量>20mL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麻醉中患者早期体征:PETCO2突然↓随之SPO2↓,心前区听诊水泡音或磨轮样杂音;
此时不管是否全身麻醉,患者均出现循环不稳定,心电异常,PaO2 下降,严重时循环衰竭或心跳骤停。
诊断
TEE:金标准,可探知<0.02mL/kg或5-10um气泡。
螺旋CT:肺动脉内逐渐分支变细的枯枝状气体样低密度区,敏感性为99%
治疗
停止操作;
头高脚低并左侧卧位使气体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中心静脉置管抽吸气体;
酌情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容量复苏等支持治疗;
心肺复苏可将气泡打碎,迫使空气进入肺循环,一定程度上恢复心室功能;
维持循环和呼吸,急救后高压氧舱复苏治疗;
预防
避免头低脚高位;
膨宫液采用Y型连接器,减少气体的进入;
排空注水管/膨宫管内气体和气泡、抽吸电切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气泡;
规范操作:避免损伤宫颈-预扩宫;避免损伤过多组织和血管;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Lu.米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