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DMRR||周健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共同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23年3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教授团队在内分泌领域知名杂志《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IF: 8.128/Q1)在线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time in range with risk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euthyroid type 2 diabetes”的研究论文。团队通过大样本人群发现,即使在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正常参考范围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仍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显著相关;与TSH处于最低三分位数的患者相比,TSH处于最高三分位数者的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54%。该结果提示TSH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额外风险因素。为此,临床上应联合关注新兴血糖控制核心指标TIR和TSH,以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风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特征性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慢性高血糖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临床上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残余风险及其相关风险因素。
现有证据表明,甲状腺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共患的几率较高。近期研究发现,即使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改变,亦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风险密切相关。然而,不同甲状腺指标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间是否存在关联,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致。 此外,目前对于血糖控制的评估已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糖化血红蛋白,而是扩展至由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衍生出的众多新指标,以更全面地反映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等信息。其中,TIR与糖尿病相关结局相关联的证据不断积累,已受到国际指南和共识的广泛推荐,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血糖控制评价指标。
结合上述背景,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即不同甲状腺指标是否可单独或与TIR联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风险?为此,本研究共纳入274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检测了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指标,同时利用CGM这一临床监测新技术评估患者血糖。结果发现,TIR > 70%这一新定义下血糖控制达标的人群中仍有较高的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而即使是正常参考范围内的TSH水平升高亦与该人群的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呈显著独立相关。进一步根据TIR是否达标和TSH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6组后发现,相较于TIR>70%且TSH处于最低三分位数的人群,TIR≤70%且TSH处于最高三分位数组患者的DR风险增加96%。
本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变化或可部分解释血糖控制达标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残余风险。该结果提示,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亦应重视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尤其是TSH水平。 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亚昕及我院内分泌代谢科陆静毅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来源: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