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确诊4期结直肠癌!出现这5大“教科书”症状,可能是癌
大概在7-8年前,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包括一些只有20或30多岁的人,这在以前从未见过!为什么结直肠癌盯上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这些症状和生活习惯你有吗?
警惕!出现5大“教科书”症状,可能是肠癌来了
M先生回忆说:当我吃饭时,我感觉“糟透了”,并且总是想小睡一会儿,我的大便中开始带血...我当时刚满 29 岁,所以我并没有真正想到会是结肠癌,而且是4期。
2021 年夏天,M先生出现了骨盆疼痛、便秘、腹胀和疲劳。
“我可以吃东西,但吃完几乎立刻就想躺下,我感觉很糟糕”。
他还注意到大便中有血,并且不能坐超过一个半小时,这是他在开车去度假时注意到的。吃完饭之后,他会难受到昏昏欲睡。
“回想起来,这几乎是所有要注意的教科书上内容,”他说。
2021 年 10 月,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4期肠癌。
幸运的是,在放化疗后他的病灶缩小到了可手术的程度,手术后顺利康复。2022年10月,PET 扫描已显示没有任何癌症迹象。他恢复了工作和锻炼,尽可能地恢复了“正常生活”。
肿瘤专家Teitelbaum博士 说,老年肠癌患者往往在右侧常见,也就是升结肠。而年轻人在右侧结肠,也就是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而左侧肠癌会出现明显的排便疼痛或一般腹痛,排便变细,变黏等。除此之外,肠癌的5个典型的症状也要特别注意:
体重下降
疲劳
便血
气促
骨盆疼痛
未来十年,20-34岁直肠癌发病率增加124%!
在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发表的癌症杂志上,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到2030年,20至34岁人群的结肠癌发病率将增加90%。他们预测,
同一年龄组的直肠癌发病率将增加124%!
更多50岁以下的人患有结肠直肠癌。
这一百分比从2004年的10%增加到2014年的12.2%。
美国癌症协会现在建议45岁以上的人接受结肠直肠癌检查。
为什么肠癌盯上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目前尚没有确切的原因揭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结肠直肠癌。但可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四点:
1肥胖
从数据上看,过去30年,50岁以下肥胖率的上升与早发性结直肠癌有密切关系。而造成肥胖的原因自然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包括长期高脂肪,高蛋白,却很少吃水果蔬菜,在办公室内一坐一整天不运动等行为。
在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其实,相较于其他部位堆积的脂肪如皮下脂肪、大腿肌肉脂肪等,堆积在内脏器官的脂肪危害更大,有研究表明,围绕在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组织除了会造成腰围粗大之外,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腰围超过99cm的女性和腰围超过101cm的男性与正常人群相比,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了2倍以上!
2饮食
都说肠癌是种富人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餐餐大鱼大肉,而现在人的夜生活丰富,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会让胃肠道在消化这些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常年积累容易使肠黏膜癌变。
此外,这些饮食方式也容易损害我们胃肠系统中数万亿细菌(肠道微生物)的健康。
3家族遗传性林奇综合征
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YH相关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综合征这些遗传性疾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大约50%的患者在10~15岁大肠内开始长息肉,若不及时干预,100%会衍变为结直肠癌。因此要想避免“遗传”肠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没有亲人得了结肠息肉病。
林奇综合征又被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它是由MLH1、MSH2、MSH6、PMS2基因突变导致的。虽然全部肠癌病例中,与林奇综合征相关的比例很小(只有约3%),但是有70-90%的林奇综合征患者会发展出肠癌。
如果家中有血缘亲近的亲属曾患有肠癌或子宫癌,可以咨询医生。基因咨询和基因检测也能帮助确认是否有较高的癌症遗传风险。如果经检查,确实属于肠癌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4其他既定原因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增加了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可被视为结肠癌的原因。
吸烟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柳叶刀:这项检查将17年内肠癌风险降低17%!
肠镜是结肠癌最有效的筛查!
著名临床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一项研究,一次肠癌筛选检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
美国癌症协会报告称,“只有39%的CRC患者被诊断为局限期疾病(最早阶段尚未扩散到附近组织),其五年生存率为90%; 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4%。
使用肠镜筛查可以发现肠壁上的小息肉,大多数结肠息肉是无害的,但其中一些可能会发展成癌症。“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不构成威胁,但如果发现还是建议移除,因为它们会长大并导致阻塞。但另一种类型的息肉,称为腺瘤或腺瘤性息肉,可以转变为癌症,在肠镜检查期间可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避免它发展为癌症。
出现这22种现象的年轻人一定要做筛查!
如果出现这22种情况一定要做肠镜检查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黏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1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
(14)腹部CT或其他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每6个月至1年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
如果术前因为结肠梗阻,结肠镜未能检查全部的结肠,则手术后3个月时应当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其他部位有无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1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
(19)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结直肠息肉术后可能复发,应定期复查。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
其他息肉建议一般每12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就可以了。
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2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当体检做结肠镜检查。
大量的研究证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建议以上高危人群进行肠镜筛查及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筛查,具体筛查方案请提交资料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根据个人家族史及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后选择。
肠镜应该在哪做?
基于癌症的复杂性,其筛查也比一般疾病更困难,因此需要选择具备专业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业癌症医疗团队的机构,而不是普通的体检机构。有症状的患者建议选择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肠镜检查,医生的临床经验较丰富,检测设备也相对先进。如果发现异常,能够及时手术切除,达到早期治愈。
参考资料: https://news.yahoo.com/man-diagnosed-stage-4-colon-231851391.html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