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鎏金岁月 | 见证历史 我们与谁同呼吸 共命运

2023-04-04 17:06   武汉协和医院

两支武汉协和医疗队分别从1951年1月和4月出发,为了同一个使命,与他共聚在白山黑水,鸭绿江畔。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现代协和的诞生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步于伟大的时代,我们回到历史深处,重现历史场景,寻找的不仅是今天的渊源,更有明天的答案。

本期鎏金岁月·院史专栏

让我们与协和一起见证历史荣光

铁路之父“詹天佑”在协和立报国之训  

1919年4月20日夜,当时还位于汉口花楼街的仁济医院(协和医院前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由专车送达,早早就有医护在病房等候。经过初步诊断,医生判断是痢疾,且发病多时,进展已深。病人当时已经形容消瘦,虚弱不堪。接诊医生无奈地摇头,陪同前来的亲友也是面面相觑。大家看着眼前苍白虚弱的病人,心中无比沉重。

68231680305279318

仁济医院(协和医院前身)

这位病人,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61051680305279525

詹天佑先生像

1912年到1919年,在设计完举世闻名的京张铁路后,为筹办汉粤川铁路,詹天佑举家搬至汉口,在汉口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65号,现为詹天佑故居博物馆)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两层小楼自住。居所与当时的汉口仁济医院(协和医院前身)相距颇近。

6611680305279703

詹天佑故居博物馆

据协和院史记载,当时的仁济医院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远近慕名求医的病人颇多,仅1914年,日门诊量常常达到170人,全年总计超过了22600人次,一时床位颇为紧张。医院不得不增加了15张病床。詹天佑在汉口时,仁济医院已经成为华中地区最好的医院之一,不仅专科设置齐全,还有了自己培养的中国医生。1914-1915年,医院的首任护士长贝孟雅(E·Hope Bell)还当选了中华护士会会长。

作为当时武汉地区最好的医院,且享地利之便,仁济医院颇得詹天佑信任。1918年,詹天佑得了很严重的赤痢,幸赖救治及时,才得以痊愈。

1919年,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同年2月远赴海参崴和哈尔滨参加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为中国争取路权。由于疲劳过度加之气候严寒饮食不调,痢疾复发。但因为职责紧迫,治疗一拖再拖,直到在为我国取得铁路沿线驻军护路权后,才告病返汉。

1919年4月20日,詹天佑抵达汉口。因为严重消瘦,接站的湘鄂路局和汉粤川总公所同人,几乎不认得他了。当晚,詹天佑即被送入仁济医院。

在汉口仁济医院的病房里,詹天佑留下了一篇著名的遗嘱,大意为: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

24日下午,詹天佑与世长辞。“得尽天佑未了之血忱,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104年过去了,“铁路之父”的报国热忱,言犹在耳,仿佛仍然在协和的上空激荡。

同赴烽火治愈抗战名将  

1938年,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爆发,时任第127师师长的陈离将军率部参加滕县保卫战,抵御日军优势兵力,以巨大的牺牲阻滞了日军精锐之师数万人的南下,为保卫徐州、巩固武汉立了头功。

20141680305280698

陈离戎装像

激战中,陈离将军右腿被日军机枪打中,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后,他被迅速送往汉口接受治疗。当时的武汉,正是大后方的抗战中心。本地最好的医院,即是建院已有72年的汉口协和医院。陈离到院后,受到了极为隆重的礼遇。国共双方领导人或发来慰电或亲赴探视。

目前可见的,即有时任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的联名致电,原文如下:“静珊兄:鲁南喋血,卒挽危局,捷报传来。惊闻裹伤督战,几陷重困。黍在同袍,弥深怀念。今幸安抵汉皋,健复有期,尚祈为国珍摄,续伸壮怀为祷。”

11711680305280864

 陈离将军在汉口协和医院

在汉口协和医院,陈离将军得到了精心的治疗。电文所谓“健复有期”,其来有据。作为华中地区西医外科学的引入者,汉口协和医院有当时最好的医疗条件与外科团队。而且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医院即迅速担负起救治伤员的使命,在治疗战时枪伤、炸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7年《武汉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即写到,至1937年10月止,来汉之伤兵“目前共约五千人.....其中重伤者三百余人,均须施行手术,故转托协和医院等重伤医院代为疗治,经过情形甚为良好。”

87541680305280942

抗日伤兵在汉口协和医院接受救护

1938年7月,陈离康复出院,随即重返前线。他的昭昭心志,从家书中可见一般。“我在外作战......并不觉苦恼,因此次战争系民族存亡关头战争,应不顾一切,举全力以赴之......牺牲虽多,毫无怨言。”  

也许,正是见识了许多像陈离将军一样的中国人,协和的院务报告中,才会留下一段至今仍然振聋发聩的话语:“在中国,能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并和他们一道,面对今日之艰苦状况,这是一桩光荣的事。我坚定地相信,目前的艰难困苦不会摧毁中国,反之,它会强大起来,在将来的世界事务中,注定要发挥更伟大、更重要的作用。”

与敌周旋营救地下党员  

1941年夏,汉口协和医院新入院了两位年轻女性。两人姐妹相称,一人手臂有伤需治疗,一人则住院体检兼作陪护。让时人料想不到的是,这看似普通的两名女子,其实均是我党新四军方面的地下工作者,一名林涯萍,一名舒赛。林涯萍是著名的汤池训练营的第一期学员,在陶铸的领导下长期开展地下抗日工作,以后在武汉和平解放中还将发挥重要作用。舒赛则是我党敌后工作中有名的传奇人物,此后将凭一支手枪队立下赫赫战功。

其时武汉已然沦陷,伪湖北省政府即将在汉组织召开伪湖北省代表大会。二人此次前来,就是为新四军收集相关情报,了解伪政府动向。协和院史有载,沦陷初期,经过医务人员连续的抗争,大部分房产和设备均得以保存。

46131680305281724

1941年夏,舒赛(左)与义妹程碧仙合影于中山公园

但危险还是不期然来临。有人认出了舒赛。原来,当年早些时候,舒赛曾在侦察敌情时被捕,虽经组织营救脱险,但相貌信息已被敌人掌握。8月的一天,敌人的便衣在协和医院的小卖部认出了与林涯萍同行的舒赛,遂行抓捕。幸亏小卖部售货员是林涯萍住院时的熟人,经这位售货员掩护,二人这才脱险。舒赛赶紧离开武汉,留下林涯萍一人继续以住院为名从事地下工作。

58601680305282127

1937年初,芳龄二十的舒赛,忧于国难,弃教离家,赴武汉投身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她仰慕南丁格尔,考入湖北省“战地救护训练班”(舒赛为前排左一)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过多久,林涯萍的地下交通员送材料出汉口时,不慎被日本宪兵发现逮捕,刑讯中屈打成招,林涯萍随即从协和医院被抓走。

由于对林涯萍的审讯毫无进展,联想到不久前舒赛的逃离,狡猾的敌人于拂晓前又将林涯萍送回病房,以图诱捕其他人,想来个一网打尽。但始料未及的情况出现了,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愿自己的病人受委屈,她们打抱不平,由一名护士出面协助,竟帮助林涯萍在深夜逃出医院,成功撤回了根据地。

历史的记述止步于此。这位护士的姓名早已不可考,我们对于营救的细节也知之甚少,对于她在此后可能面对的敌人的愤怒,更是不忍细思。但她的大无畏的勇气、满腔的赤忱,却仍然力透纸背,让人动容。时隔多年,当林涯萍作为天京潜县委城工部负责人参与武汉和平解放、开展动员策反工作时,一定也会时不时想到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想到这位不知名的护士。正是像千千万这样的普通人,让她对这座城市充满了信心。

“协和”出发 首任大使赴任朝鲜  

1950年初,正在北京接受外交培训,准备赴任朝鲜的时任中南军事大学副校长倪志亮将军,因为战争年代的战伤和哮喘病复发,不得不中断外交学习,经周总理批准,回到武汉休养,直接住进了协和医院的内科病房。

60201680305282261

倪志亮将军像

倪将军选择协和医院,除了协和在武汉地区医疗实力首屈一指外,另有两层渊源。一是因为经过解放后的机构改组,当时的武汉协和医院由中南军政委员会统一管理,直属中南卫生部,由中南卫生部副部长兼任协和院长,整体负责中南军政委员会下属机构的医疗卫生工作。二是因为当时的协和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涂登榜教授在当年初被聘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保健医生,日常为邓子恢、叶剑英、李先念、倪志亮等首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24801680305282390

上世纪五十年代协和医院外景

涂登榜,九三学社武汉分社创始人之一,内科专家,早年在钟祥等地行医时,就为救治新四军伤病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到协和医院担任内科主任后,又在解放前夕的动荡中,联合地下党员,为保护院产迎接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65941680305282803

涂登榜院长像

就在倪志亮返汉治疗的同时,朝鲜局势逐渐阴云密布。因此,倪志亮一边住院,一边借来有关朝鲜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他边养病,边收集资料,了解朝鲜南北双方的矛盾,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可以说,倪志亮对朝鲜问题的思考,后来一系列关于局势的深刻研判,其最初的雏形,就诞生在协和医院的病房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顿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点。为及时掌握朝鲜战争的动态,搞好国际援助,尽快派出驻朝大使,成为当务之急。中央先期派出的六人使团已经抵达平壤建馆办公,但最重要的大使还没到位,怎不令人焦急?压力转到了协和医院,尽快让倪志亮康复出院,恢复出任朝鲜的身体条件,成了涂登榜为首的协和专家的头等大事。好在到了7月,经过专家们的努力,倪志亮的哮喘、肺气肿等病症大为缓解,初步具备了出院条件。8月12日,倪志亮正式抵达平壤。倪志亮出使朝鲜后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包括成功预测仁川登陆,协调志愿军入朝,促进中、苏、朝军事合作,参与开城和谈等,1951年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让倪大使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登陆异国的几个月后,那些他住院期间熟悉的协和医务人员,同样来到了朝鲜的战场。两支武汉协和医疗队分别从1951年1月和4月出发,为了同一个使命,与他共聚在白山黑水,鸭绿江畔。

69781680305283069

中南区第一批志愿赴朝医疗手术队归国合影

参考文献

【1】《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 作者徐启恒 李希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版

【2】《陈离将军》作者 金雷 团结出版社2012年出版

【3】《川军抗日名将陈离家书公布》作者 张想玲《华西都市报》2014年5月4日

【4】《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作者 罗学蓬 重庆出版社 2018年

【5】《楚魂 (江陵党史通讯-舒赛纪念专辑) 中共江陵县委党史办公室 1989年5月

【6】《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物辞典》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年9月

【7】《协和医院院史》2016年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整理撰写:张玮

编辑制作:彭锦弦

审校:张玮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协和医院,仁济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