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小切口解决多发肋骨骨折 我院胸外科开展微创手术成功救治高龄老人
新闻提要
前不久,家住青浦的陈爷爷不小心摔倒,之后出现左侧剧烈胸痛的症状。陈爷爷在家附近的医院进行CT检查后发现多根肋骨骨折,考虑到患者陈爷爷已经八十多岁,高龄手术风险大,医生建议予以保守治疗。但是,陈爷爷在回家卧床休息了一周后,胸痛症状依旧严重,即使服用大量的止痛药也没有明显好转,翻身、咳嗽甚至深呼吸,疼痛感袭来,让陈爷爷无法忍受。此外,陈爷爷还出现了逐渐加重的胸闷气急症状。
情急之下,陈爷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经过我院胸外科急诊检查后发现,患者陈爷爷的肋骨骨折错位较之前明显加重,还出现了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的症状。接诊医生指出,正是胸腔内的这些外伤后改变导致陈爷爷胸闷气急,如不尽快处理,陈爷爷病情将会进一步加重,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为此,医生建议陈爷爷接受手术治疗。然而,高龄老人能否承受开胸手术,术中麻醉是否都有风险,术后康复效果能达到预期吗?这些都是家属心中的疑虑。市六医院胸外科主任杨异的一句话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现今的肋骨骨折手术可采用微创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术前CT及术中超声定位,胸外科手术团队精准选取切口,术中最大限度保护肌肉完整性,并注意保护伤处神经,仅用7cm的切口就顺利完成了手术。同时,术中胸腔镜探查,排尽胸腔积液,并术中吸痰膨肺,快速纠正肺不张。术后,医护团队用一根非常细的高通量引流管引流胸腔及术处积液,避免留置粗胸管导致术后胸壁疼痛不适。术后当天,患者陈爷爷即感胸部疼痛明显缓解,第二天胸闷气急症状基本消失,可下床活动,第3天即基本行动自如,第4天顺利拔管出院。家人们看着老先生的快速康复,非常庆幸选择了手术治疗。
据胸外科主任杨异介绍,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外伤,以往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后续会存在胸廓畸形、慢性疼痛等多种后遗症。患者因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高龄患者容易发生咳痰不力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长期卧床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随着胸外伤治疗技术和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手术治疗,由于采用微创手术,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并从中获益。
据悉,创伤是人类非正常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四分之一的创伤病人有胸部创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年门诊量超过3万人次,急诊诊治各类胸外伤患者超过5千人次,年开展各类胸外伤手术超过800台。
市六医院胸外科收治胸外伤病种齐全,基本涵盖胸部所有类型外伤;提出肋骨骨折手术的微创理念,并率先成功实施了免气管插管肋骨骨折切复内固定和椎旁阻滞麻醉清醒状态下肋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这些新微创技术的开展填补了胸外伤领域快速康复治疗的空白,使胸外伤日间手术治疗成为可能;聚焦复杂高难度胸外伤外科治疗,成功开展了肋软骨骨折(含肋弓处软骨骨折)、近横突处肋骨骨折、严重胸骨骨折合并肋骨骨折切复内固定及严重连枷胸胸廓塌陷矫正等高难度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此外,对于合并严重胸外伤的多发伤序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
专家介绍
杨异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及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 中国胸部创伤临床研究协作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及胸部创伤工作组顾问,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分会胸部创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胸外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医疗及产学研联盟理事,《中华创伤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
赵永红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1992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至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工作,1999年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工作。主要擅长肺部结节的早期精准诊断及个体化微创手术治疗。擅长纵隔肿瘤的诊治和微创手术治疗,擅长胸壁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胸壁肿瘤手术切除后的重建,对严重胸部外伤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对胸部创伤及合并伤实施精准分型,根据不同伤情实施个体化精准微创手术治疗。学术任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考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5篇,参与上海市科委、上海卫健委多项科研项目的医学课题研究。
来源:胸外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