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人才·科技创新文化节】大咖面对面,这场讲座“言”值爆表!

2023-03-31 11:02   重医附一院

本次会议增进了跨区域交流,跨学科思想碰撞,对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科技创新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学术大咖面对面圆桌会,于3月28日在重医附一院举办。会议特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康铁邦、林天歆、胡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贝锦新举办专题讲座,来自医院肿瘤实验室、肿瘤科、乳腺甲状腺外科、泌尿外科等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院长罗勇出席会议并致辞,副院长邓艳红主持会议。

1561680218185944

罗勇院长对医院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展示了学科平台建设,医疗、科研及教学相关成果,并对专家远道而来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63521680218186194

学术分享环节中,康铁邦介绍了“细胞间通讯与肿瘤”,分享了团队率先报道的exon-intron (Rab22a-NeoF1) 融合基因,该融合蛋白可促进肿瘤转移,为肿瘤转移提供了新靶标。同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自噬多泡体( Rafeesome),此细胞器介导了激活型STING胞外分泌,促进了抗肿瘤免疫。    林天歆分享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基于影像诊断分期不准、内镜检查经验不足、病理诊断漏诊率高的临床诊疗困境,团队创新性提出了AI诊断的方式,此研究成功在130张原位癌照片中,使诊断灵敏度达0.831(95%CI:0.755-0.891),有望降低原位癌漏诊率。在新冠肺炎辅助诊疗中,团队自主研发的AI诊断系统云平台上线,下载量达300余万次,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得到应用。 贝锦新围绕“肿瘤异质性的分子基础”进行了介绍,针对NKT细胞淋巴瘤的异质性做相关研究,通过多组学手段进行多组学数据的获取、分析,从而找到分子标志物,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了解基因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中发现的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贡献的特定的分子标志物、分子相关的通路可作为干预的靶点,此结果能够为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胡海介绍了“乳腺癌代谢与免疫微环境的转化研究”,基于代谢对肿瘤全方位的调控作用,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又是代谢的一种典型疾病,团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的“脱硫弧菌”的丰度跟肿瘤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并提出肠道-骨髓-肿瘤轴促进乳腺癌发生的观念,此研究能够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8071680218186404

讲座完毕,在场的肿瘤科、泌尿外科医生,实验室的研究员纷纷提问,就个体异质性、重建模型的选择、外泌体在不同细胞的区别等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增进了跨区域交流,跨学科思想碰撞,对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会科研人员纷纷表示,讲座令人受益匪浅,极大地拓宽了自身视野,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撰稿 |    戴安娜 照片 | 龚小浅 编辑 | 李丹 姜佳妮 审核 | 周冀英 王红    周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分子标志物,乳腺癌,漏诊率,肿瘤科,科技,人才,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