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故事】梦与醒,都在全程守护
本文由“胸科麻谭”授权转载
2023年3月27-4月2日为第七届“中国麻醉周”,今年主题为”“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共同聚焦麻醉领域,弘扬麻醉精神,助力麻醉科普推广!
麻醉故事/助力麻醉科普
<<< 2023年中国麻醉周 >>>
当医生以来,经常会提到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会其处境,了解其痛苦,有助于进一步产生共情,解除顾虑,宽慰心灵。 我相信每一位医生应该也想象过,如果我是一名患者,我的生活该怎样进行?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重重地思考过,如果我身患重疾,我该如何存在?什么会支撑我坚强地走下去,我想那肯定是希望和信念……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愿左手握有希望,右手执有信念,用双手承托其生命之重。
麻醉故事开始啦。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轮到我值班,依照往常一样下午一点半,我穿过拥挤的人群走进了麻醉评估门诊,开始为下周一手术的病人做术前麻醉评估,为其手术安全开始第一轮的把关,对术前患者的身体状况,化验检查做详尽的评估。
“下一位”,这次走来的是一个24岁的年轻姑娘,这与前面评估的老年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阳光下女孩的皮肤越发光亮,白里透红,一双大眼睛看得出已被疾病折磨的失去了一大半的灵动。女孩得的是气管肿瘤,而且位置长到了左总支气管上,我看完了所有检查报告,基本状况良好,她看到电脑上的手术方式问:“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全肺切除,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我心里一颤,心里很是难过,这么年轻就要切除整个左肺。“这个也要视情况而定,电脑上面的术式并不是最终术式,术中外科医生会根据情况做调整的,你不要想太多,你家长呢?”我也只能稍作安慰。“爸爸出去了一趟,一会儿回来。”“那等你爸爸回来记得过来补签字。”短暂的相遇让我对这个姑娘印象深刻。
第二次与患者相遇
没想到我与这个姑娘还有二次相遇,排班出来了,下周一邱主任带着我一起为这个女孩做麻醉。早会开完来到手术间,女孩已经躺在了手术床上,无影灯下的她依旧白皙,比上周五多了一些紧张,不过看得出来也多了一份坚定。“还记得我吗?上周五我们见过的,你不要紧张,我们准备好就开始麻醉了,睡一觉,手术就做好了”女孩说:“我有高度近视,今天没戴眼镜,也看不清你的样子了。”“没事儿,深呼吸,我们准备麻醉了”很快我们就让女孩进入麻醉状态,开始了紧张的手术。术中我问了主刀医生姚主任同样的问题,“这个女孩要做左全肺吗,我看检查报告肿瘤位置比较高”姚主任说:“要尽力给她保留一部分肺啊,要给她一些希望,如果做全肺切除,她也大可不必大老远从南京赶来到我们医院了。”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我们也尽力做好了这台麻醉。
像这样平凡的相遇,我们天天经历着,麻醉是高强度高压下的工作,有时候也会让人疲倦不堪,心力交瘁,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的话,“你这辈子要做无数台麻醉,可是每次麻醉每次手术机会对于患者只有一次。”
这时刻提醒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台麻醉,给患者带来希望,要让患者心存信念。另一位老师曾经跟我说:“做麻醉医生,其实就像是一场修行,是积累福报的过程。”是的,这场修行不仅要有对精湛医术的追求,也要有救死扶伤的仁心仁术,更要有舍身济世的意志和觉悟。我想这便是我的麻醉故事,在平凡重复的工作中一路前行。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