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教授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胰腺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在医疗、科研及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科研工作方面成绩斐然。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发达国家,年发病率为34/10万。AP的发病特点是胰腺局部和系统炎症过反应状态,且临床病程各不相同。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度AP,但仍有约20%的患者可发展为中度或重度AP,伴有胰腺或胰周组织坏死或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两者兼有之,死亡率高达20%-40%。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预计在未来将持续升高。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如何从分子靶向层面更加深入地认识AP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而实现对AP的精准诊治,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期,哈医大一院胰腺外科王刚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缺陷性自噬对急性胰腺炎(AP)腺泡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影响及相关调控的分子机制,从而为AP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同时,他们还发现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MKII)可能是未来AP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
王刚教授团队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测手段发现AP时胰腺组织的坏死程度受CaMKII水平的正向调节,且AP腺泡细胞相关的自噬过度激活程度受ATG7水平的正向调节。继之,王刚教授团队进一步揭示腺泡细胞ATG7水平过表达可通过抑制miR-30b-5p正向调控CaMKII活化和胰腺组织的坏死程度,以上实验结果说明,ATG7增强的缺陷性自噬可通过miR-30b-5p/CaMKII途径促进腺泡细胞necroptosis的发生,进而加重AP局部及系统的炎症损伤程度。以上研究成果将为AP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为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王刚,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病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普外科学科后备骨干,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星联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杰出青年医生。
王刚教授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胰腺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在医疗、科研及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科研工作方面成绩斐然。
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刚教授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应用技术与开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院士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15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5篇,10分以上3篇,5分以上2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15,单篇最高被引855次。
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及黑龙江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此外,还获得第14届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一等奖、黎介寿院士优秀青年论文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首届“晨星计划”优秀研究方案评比大赛二等奖、国际胰腺病年会(IAP)优秀论文奖、哈尔滨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佳青年科技人才奖及5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等科研奖励。作为团队负责人,申报了2023年黑龙江省春雁计划-龙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类项目。
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外科感染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胰腺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菁英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成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胆胰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通讯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Advanced Gut & Microbiome Research》杂志青年编委、《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杂志编委、《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通讯编委、《“医师报”重症急性胰腺炎专栏》编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30余项学术兼职。
主持的医疗新技术«外固定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在降低Whipple术后胰漏中的应用»获黑龙江省卫生厅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中华肿瘤.明日名医”评比大赛三等奖、中华外科金手指手术视频新秀赛最佳人气奖、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优秀青年医师奖、全国胰腺疾病围手术期管理大赛总决赛优秀学员奖及最佳围术期管理奖、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青年“医疗骨干”等奖励。由于业绩突出,3次被遴选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封面人物。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及硕士研究生20名。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教学论文4篇,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教师及学校督导评课优秀授课教师称号。
张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