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科研快讯

2023
03/30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局麻药的毒性作用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罗哌卡因显示的体外细胞毒性最低。

1.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术前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老年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然而,目前对POCD的诊断均是依赖于麻醉医师自身的经验及认知量表。近年来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在POCD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2023年2月罗爱林教授团队采用16S rRNA技术,对比POCD与健康对照组人群肠道菌群组成差异,且通过代谢组学对比肠道代谢物的变化,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为着力点,为POCD的防治提供新理论和新思路,相关工作发表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IF=5.702)。 81261680131638071

本研究发现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肠道菌群α或β多样性在对照组和POCD组没有差异,但在39个ASV和20个属水平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6个属具有显著的诊断效率,可作为术前预测POCD发病率的有效诊断指标。通过GC-MS和LC-MS代谢组学筛选出了差异代谢物包括乙酸、花生油酸、焦磷酸等,并富集到影响认知功能的代谢通路上,可能参与POCD的发生。进行ROC曲线分析以评估20个不同属的肠道菌群在POCD中的诊断效率。在POCD组中,Helicobacter、Alistipes、Barnesiella、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和Pediococcus等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2961680131638547

40061680131638723

第一作者:毕江江,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2013年至2015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麻醉学实验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神经炎症与认知功能障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译《米勒麻醉学》第7版、《斯托特麻醉学》等麻醉学著作。

15001680131638845

通讯作者:   罗爱林,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1999年被湖北省教委评定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器官移植麻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围术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麻醉及围术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理事、武汉市麻醉学会荣誉主任委员、武汉市老年麻醉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罕少疾病杂志》,《麻醉安全与质控》,《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PLoS one、Chin Med J 等审稿人。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和疼痛诊治三十余年,2020年获武汉医学会“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2001年获首届华中科技大学“五四青年奖章”,2015年获同济医院第五届“十佳医务工作者”暨第三届“裘法祖医德风范奖”提名奖。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2篇论文分别获第一、二届全国中青年麻醉学术会议第一、二等奖。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20余部。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部分科研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生70余人,其中有1人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有7位学生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培养的部分学生已担任省级三甲医院麻醉科领导岗位。    

2.局麻药对骨、关节和肌肉组织的细胞毒性 :一个叙述型回顾

局部麻醉药围术期应用普遍,不仅用于区域阻滞麻醉,也用于术后镇痛。关于局麻药的毒性,既往关注的主要是心脏毒性与神经毒性,但对骨、关节和肌肉组织的细胞毒性关注较少。万里主任医师课题组回顾了局麻药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局麻药的细胞毒性及相关机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减轻相关细胞毒性的方法,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局麻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工作于2023年2月发表在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IF=2.83)。 60991680131638944

局麻药的毒性作用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罗哌卡因显示的体外细胞毒性最低。局麻药通过与细胞通路中的分子相互作用降低细胞活力导致细胞自噬、坏死或凋亡。基于这些结果,临床麻醉师可以减少通过合理选择局麻药,限制使用总量,确定局麻药的毒性最低有效浓度和持续时间降低发生的风险。

23961680131639293

7661680131639981

第一作者:张凯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2020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60361680131640157

通讯作者:   万里,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党总支书记;中华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学术秘书;中国心胸麻醉学会舒适化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与镇痛全国委员。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同济医院,肠道菌群,POCD,麻醉学,教研室,代谢物,麻醉科,科研,麻药,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