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权威透露抗击癌症的五大新武器!免疫疗法、CAR-T疗法、癌症疫苗均榜上有名!

2023-03-29 11:25

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相继出现,其中细胞免疫治疗如火如荼地开展,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盲目地进行过多的手术、化疗、放疗,一味地追求消灭肿瘤,企图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但殊不知,中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机体状态本身就差,过度的治疗会严重损伤抵抗力,反而容易反复发作,加速死亡。

无癌家园专家指出,中晚期癌症的治疗不能一味地追求肿瘤的消退,而应该把重点放在 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争取与肿瘤细胞“和平共处”, 使癌症也变成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才是科学抗癌的正确理念。

患癌后,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做好长期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功近利而过度治疗,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随着全球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抗癌新药和新技术问世,足以控制晚期癌症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甚至让很多生命即将终结的晚期癌症患者奇迹重生!

据法新社2月2日报道,最近的科学和医学进步为人类与抗癌斗争的军火库增添了一些新武器,包括 个体化基因疗法、人工智能筛查、简单的血液检测——可能很快还有疫苗。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物理学家组织网在日前的报道中列出了癌症诊疗方面一些极具潜力的新进展。

01  CAR-T疗法

CAR-T疗法则是近两年来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这项技术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前,CAR-T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为一种 “活的”药物 ,CAR-T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 它 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自从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获美国FDA批准上市,CAR-T疗法已然进入井喷期。全球的药企自此几乎一拥而上,包括国内企业。目前,国产CAR-T疗法也陆续进入“收获期”。

B细胞淋巴瘤  

在其靶向CD22的CAR-T疗法CRG-022的1期临床试验中,有超过50%的已经对CD19靶向CAR-T疗法耐药的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这一试验结果可谓是振奋人心!

38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8%和53%。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这些数据,CRG-022已经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非霍奇金淋巴瘤  

8例此前未经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12个月的中位观察期内,8名患者有7名(87.5%)实现了完全缓解(CR),1例为部分缓解,最后一次随访时有5例患者仍有持久的反应,生存期已超1年。

首位患者无癌生存已超2年,目前仍处于疾病完全缓解的状态。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名来自英国莱斯特的13岁女孩Alyssa作为世界首例,接受了碱基编辑改造的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28天后,她的病情得以缓解,并继续接受骨髓移植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幸运的是,6个月后,这名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良好,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了!

据官网消息称,这是世界首例基于碱基编辑的通用型细胞疗法进入人体的临床研究。

胃癌  

科济药业CAR-T细胞产品CT041在所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73%;所有胃癌患者总客观缓解率为57.1%,疾病控制率达75.0%。

在既往接受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61.1%,疾病控制率为83.3%。

这也算是首个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的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肝癌  

科济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CT011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长期生存案例报告。

此项研究报道了1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细胞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CR)和长期生存。

直肠癌  

上海斯丹赛生物宣布,其开发的实体瘤CAR-T产品GCC19CART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级剂量组(13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15.4%(2/13),2级剂量组(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0%(4/8)。

除了靶点GCC外,结直肠癌另外一个有效靶点GUCY2C也是近期研究热门,中国有一项针对7名患者的小型 CAR-T 研究,以结肠癌标志物GUCY2C为靶点。该研究发现,2~3 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

02 免疫疗法

利用药物刺激免疫系统追踪并杀死癌细胞,是过去10年癌症治疗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与化疗相比,免疫疗法更少出现严重副作用,将对多种癌症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2010年以前,皮肤癌黑色素瘤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往往极低,但得益于免疫疗法药物,如今一些患者的存活期超过10年。

除黑色素瘤外,有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的最大不同,那就是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即获益的患者可以持续地从免疫治疗中获得稳定的效果,带来长期生存。下面简单地用两个临床研究来证明免疫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的长期获益。

5年生存率翻3倍,PD-1为晚期肺癌开启长生存之路

2018年6月15日,百时美施贵宝PD-1抑制剂Nivolumab(纳武单抗)在中国上市申请正式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这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PD-1抑制剂O药!

在2017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关于接受PD-1抑制剂Nivoluma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简直惊艳全场!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统计的2008~2015年的数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5%左右, 而在AACR年会上CheckMate-003研究的5年生存率为16%!中位总生存期(OS)为9.9个月。

68851679959768264

这意味着, O药能够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翻了3倍之多 ,这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简直是个喜讯!

最大人群规模长期随访数据,肺癌二线免疫胜出!

就在2019年4月份举行的AACR年会上,一项囊括17所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PD-1抗体治疗研究。

在这个被称为超级曲线(Megacurve)的汇总分析中,研究者把Nivolumab的四项大型临床研究(CheckMate-017、CheckMate-057、CheckMate-063和CheckMate-003)中664名患者的4年生存率做了统计。这些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前,都接受过别的治疗。

即使是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 4年总体生存率依然能保持在14%的水平。 此外,还可以在下图看到,从第3年开始,患者的生存即进入平台期,获益持续存在。

95421679959768398

Megacurve超级曲线

更为重要的是,从生存曲线中能看出。对于响应肿瘤免疫治疗的患者而言,两年以后,曲线就几乎是平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只要活过两年的患者,几乎都能活过4年。 这再次证明了免疫疗法的一个巨大优势:长期生存!

03 抗癌疫苗

几十年来,癌症疫苗已经成为免疫疗法的一种形式,通过刺激或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防止癌症发展或杀灭现有的肿瘤。

据《The Guardian(卫报)》10月16日消息称,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创始人在接受BBC采访时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2030年前上市。

获突破性疗法认定!mRNA疫苗让黑色素癌复发或死亡风险下降44%

2023年2月23日,默沙东(MSD)宣布,在研mRNA癌症疫苗mRNA-4157/V94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合疗法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高危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完全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此次美国FDA的决定是基于KEYNOTE-942/mRNA-4157-P201临床数据,共招募了157例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入组患者在进行肿瘤完全手术切除后,被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接受mRNA-4157/V94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治疗大约1年;另一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治疗大约1年,直至疾病复发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试验结果显示,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mRNA-4157/V94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使患者的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4%。这次试验也首次证明了mRNA-4157/V94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有效性,并有可能成为治疗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的新前沿疗法。

国内首款!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疫苗LK101注射液获批临床!

2023年3月15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北京立康生命自主研发的 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疫苗——“LK101注射液” 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批(受理号:CXSL2200612), 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据无癌家园获悉, 这款产品是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也是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完全个性化的mRNA编辑产品 ,是国内mRNA肿瘤疫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75031679959768675

图源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官网

2022年12月22日,LK101注射液提交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并获受理。这款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采用的是mRNA-DC(mRNA-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形式,通过编码肿瘤新生抗原的mRNA体外转染树突细胞疫苗,兼具了mRNA疫苗和DC疫苗的优势。 这款疫苗不仅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还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的抗癌效应。

在2018年国内开展的LK101注射液治疗术后肝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显示,LK101 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未出现I级以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检测到体内抗肿瘤新生抗原免疫反应的激活;实验组受试者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除了mRNA疫苗外,树突状细胞(DC)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越来越受到肿瘤专家的关注和认可。作为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员,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素有免疫系统的“哨兵”之称,因其细胞向外延伸出许多树枝状的突起而得名。

04  人工智能诊疗

科学家已经证明,利用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能比人类更准确地从常规扫描结果中识别出脑癌和乳癌。

2020年,美国纽约大学科学家利用250余万份图像,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脑癌。结果表明,计算机能在3分钟内诊断出常见癌症,而一名医学专家作出诊断大约需要30分钟。此外,在一项278名脑瘤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该人工智能算法的诊断结果甚至比病理学家更准确。

虽然人工智能诊疗的实现还需要时间,但是由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十分复杂,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临床医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误诊误治。 因此对于癌症来说,欧美各国会鼓励患者寻求第二意见,尤其是在开始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之前,以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

据统计,著名的美国梅奥诊所,有21%的患者用第二诊疗意见取代原有诊断意见;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约有25%的患者第二诊疗意见与初始意见不一致;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则有27%的患者选择第二诊疗意见。近80%的患者寻求到了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和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权。

05  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是对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外泌体及肿瘤血小板等进行提取检测,了解肿瘤相关信息,是一种能够反复、多次、弱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

液体活检能够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在DNA中检测癌症,这比需要组织样本的传统活检更容易,且侵入性更小。

更快、更容易的检测方法将有助于医生在癌症有机会扩散之前发现并采取行动。

小编有话说

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相继出现,其中细胞免疫治疗如火如荼地开展,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相对于只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晚期肺癌、胃癌、肝癌等患者来说,辅助细胞免疫疗法能够让患者延长生存期,显著提高资料效果。

实际上,肿瘤治疗其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单纯凭借某一种治疗手段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肿瘤治疗需要综合各种治疗手段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在抗癌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转载需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免疫疗法,恶性肿瘤,注射液,癌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