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
“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精选本周新药研发领域最新动态,新药研发进展、竞争格局、前沿技术等信息一文速览。
药物研发进展
1.恒瑞又一款干眼病新药申报上市
3 月 20 日,恒瑞医药宣布,干眼病新药 SHR8028(环孢素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申请上市的适应症为:治疗干眼的体征和症状。此次申报上市,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 Ⅲ 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 SHR8028-301)。这项研究纳入 206 例中重度干眼病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与赋形剂对比,SHR8028 滴眼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干眼病症状和体征。同时,SHR8028 滴眼液安全可靠,局部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和滴药后局部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与赋形剂相当。
环孢素(CsA)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免疫抑制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 T 细胞介导的眼表疾病,如干眼病。SHR8028 滴眼液使用了半氟化烷烃(SFA)这种全新的 EyeSol®无水药物递送平台。使用半氟化烷烃的全氟丁基戊烷(F4 H5)作为溶剂,能够增加环孢素在 SHR8028 滴眼液中的溶解,其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局部眼用制剂的最佳溶剂。SHR8028 产品不含油、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潜在优势包括局部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局部耐受性好等,减少油性眼药水、乳剂或软膏相关的视觉干扰。
2.第一三共公布HER3 ADC两项早期临床数据
3月20日,第一三共公布了patritumab deruxtecan (HER3-DXd) 的两项临床试验(U31402-A-U102和U31402-A-J101)结果。HER3-DXd U3-1402是第一三共基于其专有的DXd ADC技术平台开发的一种靶向人表皮生长细胞因子3(HER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U3-1402 的抗体部分为 HER3 单抗 patritumab(U3-1287),通过 linker 共价偶联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依喜替康(exatecan,MAAA-1181a),每个抗体连接有 8 个依喜替康。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 HER3 结合,U3-1402 被内吞入细胞内释放出依喜替康,进而发挥细胞毒作用,杀灭癌细胞。
肺癌和乳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一和第五大原因,其2020年死亡病例分别约为180万例和68.5万例。HER3是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家族的成员之一,约83%的原发性NSCLC肿瘤表达HER3,90%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肿瘤在接受EGFR TKI治疗后表达HER3。HER3也在30%-50%乳腺肿瘤中高表达。
3.创响生物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2b/3期临床获积极结果
3月20日,创响生物宣布,在2023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其与合作伙伴Affibody公司及ACELYRIN公司共同开发的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izokibep(IMG-020)治疗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的2b/3期临床研究数据发表。已有数据显示,izokibep治疗12周后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临床反应(HiSCR)显著增高,其中脓肿和炎性结节总数量100%减少(HiSCR100)的受试者高达33%。
Izokibep是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可有效靶向IL-17A和血清白蛋白。根据创响生物新闻稿,该药的设计旨在克服抗体类药物的局限性,其分子量是普通抗体的约1/8,对IL-17A的表观亲和力是典型IL-17A抗体的大约1000倍。Izokibep皮下注射能达到一般抗体药物需要静脉注射才能达到的药物暴露水平,更小的分子量使其更可能到达抗体无法到达的目标组织。另外,izokibep在人体内与白蛋白特异性结合,因此有类似抗体的半衰期,并可能随白蛋白在病灶富集。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的炎症化脓为特征,该疾病会导致皮肤脓肿、疼痛、瘢痕、恶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待izokibep为患者带来福音。
4.赛诺菲RIPK1抑制剂获批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月20日,CDE官网显示,赛诺菲SAR443122(eclitasertib,DNL758)获批临床,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SAR443122是一款选择性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小分子抑制剂。2018年10月,赛诺菲与Denali就SAR443122、SAR443820(DNL788)两款RIPK1抑制剂达成了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合作。RIPK1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性信号蛋白,它能调节全身组织中的炎症和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大脑中RIPK1活性升高会驱动神经炎症和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产生,并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疾病相关。目前,全球尚未有RIPK1抑制剂获批上市,进入II期临床的产品共有六款。
5.精神分裂症疗法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3月20日,Karun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在研产品KarXT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III期EMERGENT-3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该药物在第三项注册性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Karuna公司计划在2023年年中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请(NDA)。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使人衰弱的精神疾病,通常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
KarXT(xanomeline-trospium)是一种口服、在研M1/M4首选毒蕈碱激动剂,主要开发用于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精神症状。据再鼎医药新闻稿介绍,KarXT具有新颖且独特的双重机制,它不依赖多巴胺能或血清素能途径来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症状,而是利用毒蕈碱受体M1和M4受体激动剂xanomeline的治疗潜力,同时通过毒蕈碱受体拮抗剂trospium管理疾病副作用。通过刺激毒蕈碱受体M1和M4受体,受体激动剂xanomeline可缓解负面症状,如冷漠、社会驱动力减少、提高认知能力,并对改善其它精神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很有帮助。而季铵盐化合物trospium chloride为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可抑制xanomeline于外周神经中的副作用。这种方式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种差异化疗法。
6.博安生物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在华申报上市
3月21日,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肿瘤领域生物类似药——BA1102(地舒单抗注射液)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CDE受理。BA1102是安加维的生物类似药,活性成分为RANK配体的免疫球蛋白G2全人源单抗,即地舒单抗。它通过与RANKL结合,抑制OPG/RANKL/RAN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减少骨破坏的目的,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患者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以延迟或降低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或骨手术)的发生风险,以及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1处成熟长骨且体重≥45kg)的青少年患者。
BA1102与原研参照药对照的两项关键临床研究均达到所有研究终点: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安全性、耐受性及免疫原性比对研究,证明了BA1102与原研药PK、PD生物等效;在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对研究,证明了BA1102与原研药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免疫原性高度相似。
7.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新适应症获欧盟批准
3 月 21 日,赛诺菲宣布其在研度普利尤单抗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患有重度特应性皮炎的 6 个月~5 岁儿童患者,成为欧洲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治疗该类儿童患者的靶向药物。该项适应症的批准,主要基于一项 III 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该研究共纳入了162 名 6 个月 ~ 5 岁患有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儿童患者。
结果表明,在第 16 周时,与安慰剂相比,接受 Dupixent 治疗的患者改善了皮肤清除率并降低了总体疾病严重程度和瘙痒。与安慰剂相比,Dupixent 还改善了总体人群和严重人群的睡眠质量、皮肤疼痛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长期疗效数据显示 16 周时的临床获益持续到 52 周。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关节痛、口腔疱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赛诺菲与再生元合作开发的一款人源性单克隆抗体,靶向 IL-4Rα。通过结合 IL-4Rα,度普利尤单抗可同时阻断 IL-4 和 IL-13 信号通路,IL-4 和 IL-13 被认为是特应性皮炎持续性炎症的主要驱动因子。
8. Selecta Biosciences痛风新药两项III期研究成功
3月21日, Selecta Biosciences和Sobi公布了两项III期研究(DISSOLVE I 和DISSOLVE II)的积极关键结果。这两项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两个不同剂量水平的SEL-212在成人慢性难治性痛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痛风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因为促炎性尿酸钠(MSU)晶体沉积引发剧烈疼痛和衰弱性炎症性关节炎。慢性难治性痛风患者往往存在高组织MSU负担,可导致痛风频繁发作和慢性关节炎
。痛风是美国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疾病。SEL-212具有降低慢性难治性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和MSU沉积的潜力。重组尿酸酶在人体内具有高度免疫原性,通过Selecta专有的ImmTOR平台,SEL-212具备了减轻抗药物抗体形成的潜力,从而可以方便的每月给药一次,提高尿酸酶的疗效和耐受性。Pegsiticase(又名pegadricase,一种可代谢尿酸的重组酶),由三生制药开发,2014年三生制药授权Selecta利用该公司的ImmTOR®免疫耐受平台将其开发成SEL-212。
9.艾美斐GPCR小分子拮抗剂在美国获批临床
3月21日,艾美斐(Immunophage Biotech)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创新药IPG11406获美国FDA的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并将在美国开展1期临床试验。IPG11406是一款针对包括IBD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的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GPCR)小分子拮抗剂。GPCR调节多种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大约每三种上市药物中就有一种靶向GPCR相关通路,已经为糖尿病、双相情感障碍、哮喘、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广大患者带来创新疗法。
IPG11406正是一款新型GPCR小分子拮抗剂,可阻断GPCR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向病灶部位迁移和增殖,完全清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灶部位的炎症细胞,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达到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据悉,IPG11406本次在美国获批的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剂量和多剂量递增的1期临床试验,评价该药在健康成人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
10.信达生物双靶降糖药拓展 NASH 适应症
3 月 22 日,CDE 官网显示,信达生物 IBI362 新适应症获批临床,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IBI362 是国内企业进展最快的 GLP-1 类双靶降糖药,靶点为 GLP-1R/GCGR。该药是与礼来共同开发的产物,协议于 2019 年 8 月签订。当前,IBI362已经在 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双线布局,均推进到 3 期临床。信达的 3 项 III 期临床几乎在 2022 年 10 - 11 月同步登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炎症亚型,伴有肝脂肪变性以及肝细胞损伤(气球样变)和炎症的证据,伴或不伴肝纤维化。随着时间的推移,NASH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或需要肝移植。长期研究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NASH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和肝脏相关死亡率更高。NASH患者的年死亡率比NAFLD患者高1.7倍(25.56 vs. 15.44人/1000人),肝相关死亡率比NAFLD患者高15倍(11.77 vs 0.77人/1000人)。本次 NASH 适应症获批临床,意味着该药又将适应症版图扩大,拓展到了颇具挑战的新领域。
11.石药集团mRNA新冠疫苗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
3月22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在国内纳入紧急使用,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这也意味着,mRNA疫苗领域正式迈入国产时代。SYS6006是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涵盖Omicron BA.5突变株核心突变位点的mRNA疫苗,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应急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已在国内完成I、II期和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超5500人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研究结果显示,加强接种1剂SYS6006后,14天的针对Omicron BA.5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36,是加强接种前的83倍。在灭活疫苗2剂或3剂基础上接种1剂SYS6006的序贯加强免疫,SYS6006显示出对Omicron BA.5、BF.7、BQ.1.1、XBB.1.5、CH.1.1毒株有很好的交叉中和作用。
在安全性上,SYS6006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主要不良事件为发热、注射部位疼痛。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mRNA疫苗产品,证明了石药集团核酸平台的研发实力。石药集团将充分考虑当前新冠病毒变异特性,预测未来毒株的变异趋势,推进针对新变异株的迭代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并积极推动该平台上其他产品的开发进程。
12.吉利德公布CAR-T疗法Yescarta 3期试验的积极结果
3月22日,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旗下Kite公司公布其CAR-T疗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临床3期试验的积极结果。分析显示,与以往以治愈为目的的标准疗法相比,Yescarta作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成人患者在接受一线疗法后12个月内的初始疗法,可在统计上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OS)。CAR-T细胞的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其最显著的优势是运用了基因工程的手段,极大地提高了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
根据新闻稿,这是30年来首个与历史上标准疗法相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期的疗法。Yescarta是款靶向CD19抗原的CAR-T细胞疗法,通过靶向B细胞表面CD19以激活T细胞杀伤癌变的B细胞。此疗法在2022年4月与10月分别获得美国FDA与欧盟的上市批准,作为R/R LBCL患者的初始疗法。这次公布的结果显示,根据试验方案所进行的预定分析(即首例患者随机化后5年进行OS分析)显示,Yescarta组患者与标准治疗相比,在统计上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
13.阿斯利康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胶囊获批
3月22日,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阿斯利康研发的BTK抑制剂阿可替尼胶囊(acalabrutinib,商品名:康可期)已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这也是继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之外,国内第四款BTK抑制剂。
此次阿可替尼在中国获批MCL适应症,主要是基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成人患者的全球临床研究ACE-LY-004,以及针对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和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国1/2期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该适应症的常规批准将取决于正在开展中的确证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二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阿可替尼不仅是阿斯利康在血液肿瘤领域首个重磅产品,也是首个进入NCCN指南优先推荐的二代BTK抑制剂。目前,该产品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约40个国家/地区批准上市,获批的适应症包括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14.雷扎芬净获FDA批准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
3月22日,Cidara Therapeutics宣布rezafungin(雷扎芬净)用于治疗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获FDA批准。此前,FDA已授予雷扎芬净合格传染病产品(QIDP)、孤儿药和快速通道资格。侵袭性念珠菌病(IC)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可感染血流和/或深层/内脏组织。目前该疾病的标准治疗为卡泊芬净(150mg,每日静脉输注2h),但IC患者的死亡率仍然高达40%,亟需新的治疗方案。
棘白菌素是一类抗真菌药物,可非竞争性抑制β-1, 3-葡萄糖合成酶,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雷扎芬净是一种新型棘白菌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将输注频率降低至每周1次。此次NDA是基于III期临床试验ReSTORE和II期临床试验endeavor的积极数据。这两项试验旨在评估雷扎芬净治疗念珠菌血症和/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第30天的全因死亡率。结果显示,雷扎芬净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在统计学上非劣效于卡泊芬净组,达到主要终点。
15.Incyte PD1单抗获FDA批准上市
3月22日,Incyte宣布,FDA已批准PD1单抗Zynyz(retifanlimab)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MCC)成人患者。FDA此次的批准基于一项开放标签、单臂的POD1UM-201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此前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n=65)中,Zynyz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2%(95% CI: 40-65)。其中12名患者(18%)获得完全缓解,22名患者(34%)获得部分缓解。
在获得缓解的患者中,缓解持续时间(DOR)在1.1个月到24.9个月之间。76%(26/34)患者DOR超过6个月,62%(21/34)患者DOR超过12个月。Retifanlimab是一款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2017年,Incyte公司与MacroGenics公司签订独家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获得Retifanlimab 的全球权利。MacroGenics保留利用Retifanlimab开发产品管线的权利。2019年,再鼎医药和Incyte公司宣布就Retifanlimab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授权许可协议。
16.社恐新药一项III期研究结果积极
3月22日,Vistagen公布fasedienol(PH94B)治疗社交焦虑症(SAD)的III期开放标签研究的积极数据。结果显示,fasedienol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并且患者的社交障碍严重程度在临床意义上得到改善。fasedienol是一种基于pherine设计的作用机制新颖、快速起效的first in class鼻喷雾剂,可调节控制恐惧和焦虑的嗅觉-杏仁体神经回路以及减弱交感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不同于现有的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该药物不直接激活GABA-A受体,也不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临床试验,共纳入481例18-65岁患者,旨在评估fasedienol(3.2µg,每日至多4次)在SAD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不良事件(AE)及其它安全性指标的发生情况和LSAS(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评估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显示,fasedienol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17.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
3月2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宣布,附条件批准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 1 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商品名称:乐睿灵)上市。来瑞特韦片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来瑞特韦是国内首款获批治疗新冠的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无需联用利托那韦。这是国产第 2 款获批上市的3CLPRO 抑制剂新冠药。
此前,先声药业的 3CLPRO 抑制剂先诺欣也已获批上市。来瑞特韦片通过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 3CL 蛋白酶,抑制病毒多聚前体蛋白的切割,进而阻断病毒复制,达到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来瑞特韦片在野生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包括 BA.5、BF.7)等多种 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中,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展现了广谱抗新冠病毒的能力。
18.度普利尤单抗COPD III期研究成功
3月23日,再生元/赛诺菲联合宣布,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键III期BOREAS研究成功。这也标志着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成为了首款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生物药。COP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目前无治愈办法,仅可通过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COPD患者来说,仅使用一种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病情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才可以改善症状。
BOREAS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Dupixent在伴发气道疾病2型炎症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显示,BOREAS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52周内中重度COPD的急性发作减少了30% (p=0.0005)。与此同时,第12周时Dupixent治疗组患者FEV1较基线提高160mL,而安慰剂组对应数值为77mL (p<0.0001)。此外,BOREAS研究治疗达到了所有次要终点,包括SGRQ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ERS: COPD量表衡量评估的COPD呼吸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
19.康方 AK112 + CD73 单抗联合疗法启动临床
3 月 23 日,康方启动了一项 AK112 和 AK119 联合或不联合化疗在晚期微卫星稳定(pMMR/MSS)的结直肠癌的 Ib/II 期研究(登记号:CTR20230869)。AK112 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去年 12 月以总交易额高达 50 亿美金(5 亿美金首付款)和 2 位数销售净额提成的合作方案,授予美国 Summit Therapeutics 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开发独家许可权。当前,该合作等值 5 亿美金的首付款已全部到账。
该合作的达成充分彰显了依沃西巨大的全球商业化潜力,也为依沃西的全球化开发及商业化进程铺设了一条快速制胜的道路,目前,双方合作已全面深入开展。当前 AK112 已登记启动了近 20 项临床试验。包括两项 III 期临床试验:AK112 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 PD-L1+的 NSCLC 的 III 期头对头研究(NCT05499390),以及 AK112 联合化疗对比单独化疗在 EGFR-TKI 耐药的 EGFR 突变的晚期非鳞状 NSCLC 的 III 期研究(NCT05184712)。
20.绿叶制药引进的 1 类新药芦比替定拟优先审评
3月2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绿叶制药申请的注射用芦比替定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或化疗后肿瘤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是一种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绿叶制药拥有芦比替定的中国权益。
芦比替定是从海鞘ecteinacidia turbinata中分离出的海洋化合物ET-736的衍生物,ET-736中的氢原子被甲氧基取代。该产品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多种肿瘤所依赖的致癌基因转录。除了其对癌细胞的直接作用,芦比替定还能够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录过程,以及下调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产生。此次芦比替定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或化疗后肿瘤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此前,芦比替定二线治疗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结果发布于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
21.艾伯维JAK1抑制剂系统性红斑狼疮II期研究成功
3月23日,艾伯维宣布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30mg)单药或作为联合疗法ABBV-599(乌帕替尼+BTK抑制剂elsubrutinib)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I期SLEek研究获得积极结果。在第24周,upadacitinib组达到了SRI-4主要终点。基于上述结果,艾伯维计划将乌帕替尼治疗SLE的临床项目推进至III期。此项II期研究共纳入了341例受试者,随后根据治疗方案分为5个试验组(乌帕替尼+安慰剂;两种不同剂量乌帕替尼与elsubrutinib联合使用;elsubrutinib+安慰剂;安慰剂)。主要终点为第24周,每日服用类固醇剂量小于或等于10mg强的松等效剂量的情况下达到SLE响应者指数-4(SRI-4)的受试者比例。
SRI-4定义为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评分(SLEDAI-2K)降低大于或等于4分,且总体不恶化或新的器官系统中未发生重大疾病活动。该研究中乌帕替尼30mg组的安全性结果与已知的安全性大致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该研究的完整结果将在未来的医学大会上公布。
22.辉瑞启动 JAK 抑制剂利特昔替尼III期研究
3月23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辉瑞启动了一项Ritlecitinib胶囊(利特昔替尼)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III期临床研究(登记号为CTR20230893),旨在评估利特昔替尼在成人和青少年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主要终点为第52周时面部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75%(F-VASI75)的患者比例以及白癜风总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50%(T-VASI50)的患者比例。
利特昔替尼是一种口服Janus激酶3(JAK3)抑制剂,通过与JAK3特有的残基CYS-909共价相互作用实现JAK同工酶选择性抑制。与第一代泛JAK抑制剂相比,该药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优势。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0.5-2.0%,其特征是黑色素细胞功能性丧失导致的皮肤色素脱失。它被分为非节段性白癜风(NSV)和节段性白癜风(SV)两大类,其中全身型白癜风和肩面部白癜风最常见。
23.复宏汉霖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在欧洲申报上市
3 月 24 日,复宏汉霖宣布,PD-1 单抗斯鲁利单抗(H 药,中国商品名:汉斯状®)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2022 年 12 月,H 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获得欧盟委员会(EC)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H 药汉斯状®为重组人源化抗 PD-1 单抗注射液(通用名: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复宏汉霖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单抗,上市以来已在中国惠及逾 19000 名患者。
斯鲁利单抗是全球首个在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取得成功的 PD-1 单抗。本次上市申请提交后,该药成为了第 3 款在欧洲报上市的国产 PD-1 单抗。此次 MAA 受理主要基于 ASTRUM-005 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 III 期研究,旨在评估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 ES-SCLC 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截至 2022 年 6 月 13 日,该试验斯鲁利单抗组的总人群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 15.8 个月,刷新全球一线 SCLC 总生存期纪录的研究成果,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4.艾伯维 IL-23 抑制剂溃疡性结肠炎 III 期研究成功
3月24日,艾伯维公布了risankizumab (Skyrizi)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III期INSPIRE研究的积极关键结果。结果显示,该研究在第12周达到了临床缓解的主要终点以及所有次要终点。Skyrizi是一种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可通过与IL-23 p19亚基结合来选择性阻断IL-23。
IL-23是一种参与炎症过程的细胞因子,被认为与许多慢性免疫介导疾病有关。在为期12周的诱导治疗期间,接受risankizumab治疗的患者中有20.3%实现了临床缓解,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6.2%。在为期12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期间,risankizumab 1200mg IV的安全性与其他适应症以往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一致,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风险。risankizumab组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COVID-19、贫血和关节痛,其中2.3%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而安慰剂组SAE发生率为10.2%。Skyrizi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克罗恩病。
25.针对90%脱发类型,首个RNAi疗法获批I期临床
3月24日,OliX Pharmaceuticals宣布OLX72021获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批准开展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也称为男性型秃发)。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单次递增剂量的I期研究,旨在评估OLX72021在AGA男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男女均可罹患的多基因隐形遗传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研究表明,患者脱发区毛囊内AR基因和/或II型5α还原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雄激素对易感毛囊的作用增强,进而使毛囊出现进展性的微型化和脱发直至秃发。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睾丸所分泌的睾酮;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合成和卵巢的少量分泌。
OLX72021是OliX基于其专有细胞穿透性非对称小干扰RNA(cp-asiRNA)技术平台开发的一款局部RNAi疗法,旨在通过降低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表达来降低与AGA相关的雄激素水平。与传统siRNA相比,asiRNA的优势在于既保持了靶基因沉默能力又能显著减少siRNA疗法的副作用,例如脱靶效应和免疫刺激性。
合作动态
1.吉利德行使选择权许可IRAK4靶向蛋白降解剂
3月20日,Nurix宣布,吉利德已行使其选择权,独家许可Nurix的研究性靶向蛋白降解剂NX-0479,其被命名为GS-6791。这是之前二者合作中的第一个候选开发项目。GS-6791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的、口服的IRAK4降解剂,针对IRAK4蛋白激酶的支架和激酶功能,阻断TLR和IL1Rs下游的炎症反应。
2019年,吉利德和Nurix达成了一项全球战略合作,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多达五个创新的靶向蛋白降解疗法管线。根据协议条款,Nurix公司收到了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在成功完成某些研究、临床前、临床、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的基础上,获得总额高达约23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最高达两位数的净销售额的分层版税。
2、2亿美元预付款:BioNtech引进昂科免疫新一代CTLA-4抗体
2023年3月20日,BioNtech宣布与OncoC4(昂科免疫)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后者的新一代CTLA-4抗体ONC-392。根据协议,BioNtech支付2亿美元预付款,以及里程碑金额和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ONC-392是新一代抗CTLA-4单克隆抗体,它通过独特的机制使CTLA-4在胞内外循环而不是降解CTLA-4分子,从而减少CTLA-4耗竭引起的免疫疗法相关毒性,同时增强其治疗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昂科免疫第二个高额的海外授权交易。2020年11月,默沙东宣布以4.25亿美元现金预付款收购昂科免疫的CD24-Fc。昂科免疫的创始人为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刘阳、郑盼夫妇,聚焦肿瘤免疫领域并由多项重要的原创发现,CD24、CTLA-4均是在其深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出的转化硕果。
OncoImmune是由刘阳,郑盼,管坤良和游铭博士在2000年联合成立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是一家私有的,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生物制药。
3. 9.7亿美元!Biohaven引进高光制药TYK2/JAK1抑制剂
3月22日,Biohaven Ltd (NYSE: BHVN)宣布与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高光制药”)达成在大中华区域以外的独家开发与许可协议,引进后者研发的TLL-041。根据协议,Biohaven将支付2000万美元首付款(现金+股票)、9.5亿美元里程碑款及多层次、比例不等的销售分成。Biohaven将在2023年启动临床I期,双方在全球协作进行临床开发。
TLL-041是全球首个具有通过血脑屏障能力的高选择性双靶点TYK2/JAK1抑制剂。TYK2和JAK1是处理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的STAT通路调节剂;抑制这些激酶可能在减少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多发性硬化症。TLL-041已经证明了对JAK2、JAK3和其他激酶的高选择性,与选择性较低或无选择性的JAK抑制剂相比,有可能提供更好的安全性。TLL-041的作用机理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得到证明。TLL-041由公司创始人梁从新博士发明,梁博士也是舒尼替尼、恩沙替尼、TLL-018等多个已上市新药、已进入上市申报阶段、临床三期阶段新药的发明人。
4.罗氏与礼来合作开发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
3月22日,罗氏宣布,礼来正与其诊断部门合作,帮助开发Elecsys淀粉样蛋白血浆面板(EAPP)。EAPP是一种血液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对阿尔茨海默氏症做出明确诊断,因此可以在疾病进展的早期开始治疗。目前情况下,AD患者的确诊时间点为症状出现后的2.8年。新的诊断方法有望将确诊时间大幅提前。罗氏诊断首席执行官Matt Sause表示,目前全球超过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近1.4亿。双方合作对于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EAPP测试旨在血浆中寻找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两个生物标志物:磷酸化Tau (pTau) 181蛋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积累),以及载脂蛋白(APOE) E4(最常见的遗传风险因素)。罗氏表示,这两个生物标志物的阴性结果表示患者可能是淀粉样蛋白阴性,这意味着他们正在经历的任何认知能力下降是由阿尔茨海默病以外的其它疾病引起的。
5. 加科思与默沙东达成单抗联合用药临床合作
3月22日,加科思药业宣布与默沙东达成临床合作,评估加科思的CD73单克隆抗体JAB-BX102与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效果。这项临床研究将用于评估JAB-BX102与KEYTRUDA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效果。基于协议条款,默沙东将提供KEYTRUDA。JAB-BX102是加科思自主研发的CD7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D73是腺苷通路的关键节点,其抑制剂对腺苷通路敏感的肿瘤具有广泛的治疗前景,与免疫检查点类药物如PD-1抗体或PD-L1抗体联用可以增强肿瘤治疗协同疗效。
目前全球市场内还没有成功开发并商业化的同类产品。JAB-BX102已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3月分别获得美国FDA和中国CDE的新药临床批件。加科思目前已在中国和美国启动JAB-BX102单药及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初步疗效的I/IIa期、多中心、开放研究。目前公开的临床数据显示CD73单抗与PD-(L)1单抗联用能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6.纽福斯与Apellis达成早期研发合作
3月23日,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领导者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全球补体领域的领导者Apellis Pharmaceuticals达成早期研发合作,共同开发针对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发项目。此次的研发合作将充分利用纽福斯在眼科基因治疗的科研和CMC开发能力以及Apellis在补体介导的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方面的专业经验,以期快速推动创新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基因治疗研发,丰富公司眼科常见病领域的管线布局,支持纽福斯持续走向国际化。
纽福斯是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行业领导者,致力为全球患者研发针对遗传疾病的基因疗法。其核心产品NR082,旨在治疗ND4介导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ND4-LHON),已被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孤儿药称号(ODD),是首个同时获得中国NMPA及美国FDA授予的临床试验IND许可的中国籍基因治疗新药,目前已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入组给药。公司第二款美国ODD新药NFS-02已被美国FDA授予IND许可。公司管线还包括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光学神经保护,血管视网膜病变等临床前候选药物。
7.Moderna与Generation Bio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3月24日,Moderna与Generation Bio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Moderna的生物技术专业与Generation Bio的非病毒基因医学平台,共同开发创新核酸疗法以触达如免疫细胞等靶标,以加速扩增两家公司各自的非病毒基因疗法管线。根据协议,Moderna将可在两个免疫细胞项目中使用共同开发的ctLNP以递送ceDNA。此外,Moderna亦可使用Generation Bio所开发的靶向肝脏ctLNP来递送ceDNA以推进其两个肝脏项目。
Moderna会资助合作下的所有研发活动,并保留针对免疫细胞或肝脏第三个项目的选择权。Generation Bio将获得达40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根据未来开发、监管与商业DNA结构、独特的细胞靶向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ctLNP),以及使用其专有无细胞快速酶促合成(RES)技术,以进行可扩展无衣壳生产过程来制造ceDNA。这种方法具有通过单剂量实现多年耐用性的潜力,而且能够将包括多个基因在内的大型载荷递送到特定组织和细胞类型,并允许滴定和重新给药以调整或延长每个患者的表达水平。
情报来源: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