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无奈,贴出告示!
近日,一医生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动态引起大家共鸣。
有同行表示:这样的共性共鸣事件,全国都有,大家都会遇到,只是都不说而已。只是这件事引发关注,大家都在感慨甚至震惊,说明了什么?说明社会上某些人的价值取向。 根据国家收费标准规定的收费标准,桡骨小头脱位后复位,应收取162元的治疗费。但该医院根据山区情况,出于关爱弱小的考虑,并未按照国家收费标准执行,而是将收费标准降低至72元。 即便如此,有些家长还是认为桡骨小头脱位,不应该收费。于是在医生治疗结束后,不仅不缴费,还辱骂医生
看到这则告示时,我们就想到了好多年前,引发关注的拔鱼刺事件。 凌晨一点,一医院耳鼻喉科的大夫陈医生在值班时,收治了一位要拔鱼刺的年轻女子,当时女子已经跑了两家医院,鱼刺都没被拔出来。 陈医生比较有经验,一眼就看到了卡在患者鼻咽上的鱼刺,就在悬雍垂往上抬的一瞬间,他手疾眼快,轻松将长2cm的鱼刺拔了出来。原本拔完鱼刺,患者缴完费,这次看诊就结束了。谁知,没了鱼刺带来痛苦的患者,转身就将医生投诉了,她认为医生轻松就将鱼刺拔了出来,却要收费40元(咽部取异物23元+间接喉镜5元+接诊费12元),太贵了。
患者能产生这种想法,主要还是认知问题,来自于某一方的单向认知,都是不全面的。 在患者眼中,她只看到了第三家医院医生轻松就把鱼刺拔了出来,却没想过自己跑了两家医院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她看到的是医生轻松,却没看到医生人后付出的努力。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某些看似简单,不费劲的技能,肯定都是背后付出了汗水,经历过无数次磨炼才得到的从容不迫。 书归正传。桡骨小头脱位,骨科医生给孩子做完复位后,让孩子抬手以此判断是否复位成功,这些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非常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技能,不是谁都能够完成! 有同行表示,桡骨小头脱臼复位后,家长辱骂医生、逃费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 纵观事件本身,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有的人认为家长素质太差,有的人认为国家支持模糊。其实应该客观分析一下。
《健康大河南》小编认为,首先是大众思维问题,大众已经被西医系统的检查、手术等现代手段所引领;比如,很多孩子的骨头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正骨手法康复的,手法康复,可能只需要几百块就能解决,但是,懂这种手法的人太少了,能做的人也少,笔者的曾经见证了一个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的主任,为了一个孩子的骨头复位,三个人累的满头大汗,可谓是辛苦付出,技术担当;但是,能够有幸找到了懂行的医生的患者毕竟是少数,多数没有这么幸运的患者怎么办呢,只能进入到普通的流程之中,各类检查、甚至开刀手术、住在医院,少则几千块,多则几万块,关键是,有的大夫做这样的手术还不专业,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后遗症,成为终生的遗憾。这些事情小编都是见证过的。 让患者花几千块做个检查,他感觉是应该的,花几万块做个手术,他也认为是应该的,但是花几十块给你手法正骨一下,他感觉这太轻松了。殊不知,到底是哪种方式对医生来讲更轻松呢?到底是哪种方式对患者康复更好呢?其中道理啊,如饮杯水,冷暖自知,不过这“知”,可能需要付出代价才能“知”啊,甚至,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也不“知”。 这就是思维不同,技术不同,水平不同导致的不同结果;所以,凭心而论,哪个划算? 故而,中国家长的医学素养需要提升,健康中国科普先行的理念需要践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