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文献】WT1作为肌上皮标记并非一无是处
WT1是泌尿生殖系统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早已明确WT1的突变与Wilms瘤有关。研究发现,多种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正常细胞中也可见WT1的过表达;还有文献报道,不同器官中的肌上皮细胞、正常和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WT1表达情况有所不同。
为进一步明确WT1作为肌上皮标记的具体表现,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病理专家Ng等人在一组正常组织和肌上皮肿瘤病例中进行了WT1和经典肌上皮标记(p63、calponin)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WT1和p63、calponin的结果,比较涎腺肿瘤和非涎腺肿瘤中的WT1表达结果,比较正常肌上皮和肿瘤性肌上皮的WT1表达结果。目前文献已发表于《Hum Pathol》杂志。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 病理科 王强医师
研究内容及结果
该研究纳入对象如下:
乳腺病变129例,皮肤病变58例,涎腺病变56例,正常乳腺组织16例,正常涎腺组织27例;其中正常组织来自切除标本中相邻的非病变组织。具体病种如下:乳腺病变中,腺病24例,硬化性腺病32例,泌乳腺瘤9例,乳头腺瘤20例,管状腺瘤33例,腺样囊性癌6例,恶性腺肌上皮瘤1例,良性腺肌上皮瘤5例;皮肤病例中,皮肤混合瘤16例,汗腺瘤21例,螺旋腺瘤19例,腺样囊性癌2例;涎腺病变中,多形性腺瘤36例,腺样囊性癌20例。
免疫组化方面, 正常乳腺和涎腺组织中均有p63(以>51%为阈值,阳性比例分别为94%、85%)和calponin(以>51%为阈值,阳性比例分别为100%、96%)的表达。以>10%为阈值(即中等程度至强阳性),则乳腺病变、皮肤病变和涎腺病变中大部分肌上皮都表达p63和calponin,三者阳性率分别为67%-100%、75%-100%、85%-100%。以>51%为阈值,则乳腺、皮肤、涎腺病变中半数以上表达p63和calponin,但乳腺和皮肤的腺样囊性癌除外。
WT1的表达为胞质着色,阳性程度不一,表达最高的情况见于乳腺多形性腺瘤、腺病、乳头腺瘤、管状腺瘤中的肌上皮细胞。该组病例中的螺旋腺瘤、(乳腺及涎腺)腺样囊性癌、正常涎腺组织的肌上皮细胞大部分并不表达WT1。
采取较严格的51%为阈值时,不同器官间p63和calponin表达的相关性差至轻度;采取10%的阈值时,这一相关性有所增强。所有器官间的WT1与calponin、WT1与p63之间都并无相关性或相关性差。
正常乳腺中肌上皮细胞的WT1表达高于涎腺组织,10%和51%的阈值中结果都是如此。采用10%阈值时,腺病中的肌上皮WT1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71% VS. 44%)。多形性腺瘤中WT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97%、58% VS. 0%)。皮肤混合瘤中的WT1表达低于多形性腺瘤(采用10%阈值时,结果为38% VS. 97%;采用51%阈值时,结果为19% VS. 58%)。乳腺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WT1的表达在所有阈值下都很低(0-5%)。
图例赏析
图1. WT1表达于乳腺的肌上皮细胞,而涎腺肌上皮细胞不表达;
p63和calponin做对照:(左上)正常乳腺小叶,WT1部分阳性; (右上)正常涎腺腺泡,WT1阴性; (左中)正常乳腺小叶,p63阳性; (右中)正常涎腺腺泡,p63阳性; (左下)正常乳腺小叶,calponin阳性; (右下)正常涎腺腺泡,calponin阳性。
图2.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WT1阳性表达。
图3. 皮肤混合瘤中,WT1阳性表达。
图4. 腺样囊性癌(左上)中WT1不表达(右上),作为对照的p63(左下)和calponin(右下)阳性表达。
小结
仅就肌上皮标记来说,WT1在涎腺中是不表达的,且与calponin和p63相比,敏感性差、一致性低。不过,某些肿瘤性病变中WT1的表达结果有所不同:WT1在多形性腺瘤中高表达,但恶性涎腺肿瘤或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肌上皮细胞并不表达;乳腺腺样囊性癌中也是很少表达。与涎腺不同,正常乳腺组织、腺病、乳腺良性肿瘤中均有中等水平的WT1表达。本研究中的皮肤混合瘤半数并不表达WT1,而多形性腺瘤中则几乎均为阳性(97%)。
了解WT1在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是避免做出假阴性解读的关键。WT1的特殊表达,可能可以用于证实涎腺原发多形性腺瘤或皮肤混合瘤,并可用于支持良性涎腺肿瘤而非恶性涎腺肿瘤,尤其小活检标本中。
参考文献:
Ng JKM, Li JJX, Lai BSW, et al. WT1 as a myoepithelial mark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east, cutaneous, and salivary gland lesions. Hum Pathol. 2023;S0046-8177(23)00024-2.
doi:10.1016/j.humpath.2023.01.005
设计:鹏飞
编辑:雅芸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