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方法有手术缝补卵圆孔和经导管封堵两种方法,但传统的外科手术修补目前已基本被PFO经皮封堵这一种安全、经济的介入治疗手段所替代。
不开刀,不留疤,只需在右侧股静脉进行穿刺,然后插入一根宽几毫米的导管,通过导管将封堵伞送至未闭的卵圆孔部位并释放,就可根治患者先天性卵圆孔未闭。
3月19日,航天七三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开展医院首例先天性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实现了医院介入治疗卵圆孔未闭“零”的突破,填补了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空白,标志着医院心脏介入技术迈上新台阶,为北京西南地区更多类似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力践行了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医疗宗旨。
手术过程中,患者全程意识清醒,术者经皮穿刺股静脉,插入导管经未闭的卵圆孔至左心房,对卵圆孔进行封堵,透视显示伞盘腰部展开充分,型态满意。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位置稳定,房间隔分流消失,封堵器不干扰心脏瓣膜等心内结果,听诊心脏杂音完全消失,手术效果满意。手术操作仅用半小时。
患者术前资料 基本情况:患者61岁女性,既往体健。
临床表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头晕头疼等不适,体力活动受限,体格检查无特殊,生命体征正常,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经食道超声提示:房间隔中部较薄,可见卵圆瓣回声,重叠缘较长,约1.7cm。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可见0.2cm斜行蓝色分流信号。
医学科普:
01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卵圆孔是心脏里左右心房之间一个类似卵圆形的结构。在胎儿时期,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生命通道,血液从此孔流过,供给胎儿大脑和全身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胎儿时期的卵圆孔是没有闭合的。出生后,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肺开始工作,卵圆孔完成自身使命,逐渐关闭,大约在小婴儿半岁至一岁时就会弥合。但是,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卵圆孔并不能完全闭合,会留下大小不等的缝隙,像门帘一样隔在左右心房之间,这种情况就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02 PFO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PFO通常无症状,但闭合不完全严重时则会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以不明原因卒中、偏头痛最为多见,少数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不明原因的头晕和晕厥、眩晕、减压病、癫痫,罕见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
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中,PFO的发现率高达40%。
03 哪些检查能帮助诊断PFO?
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可以帮助诊断PFO,其中TEE是诊断PFO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
04 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方法有手术缝补卵圆孔和经导管封堵两种方法,但传统的外科手术修补目前已基本被PFO经皮封堵这一种安全、经济的介入治疗手段所替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