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㊸|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基层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实践及效果

2023
03/31

+
分享
评论
感控工作间
A-
A+

由于基层感控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突发传染病处置、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后处置、医院感染事件处置等应急能力,本研究实现了按岗位需求进行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及实用性。

医院感染伴随医院的出现而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给医疗系统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资源负担。护理队伍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主力军。研究显示,30%~5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操作不当密切联系,采取正确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超过1/3的感染可以避免。新冠肺炎医院感染事件暴露出我国临床护士不能正确进行标准预防、识别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等问题,感染防控能力不足,致临床护士无法在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期作出有效预判和应急响应。目前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相关研究虽有报道,但国内没有科学、系统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对护理人员感控能力没有具体要求。因此,本研究构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任用、评价及考核临床护理人员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客观参考标准,也为在校医学生、临床护理人员感染防控培训提供参考方案。

近几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病的相继暴发,医院感染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关注的重点。医疗机构内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更是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专职人员作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其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往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感控人才匮乏,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薄弱,故基层感控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岗位胜任力已成为关注重点。岗位胜任力是指一个在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在该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国家层面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感控人员配备管理、加大感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能力水平。但国内对感控专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模式有待完善,较少见其培训及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感控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更鲜有涉足。目前本省传统的感控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主要依赖省、市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为期2~3d的理论培训学习,通过笔试考核后便可取得上岗证,但由于很多基层感控专职人员是新转岗者,且护理专业多,感控专业素质偏低等情况,导致部分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实际工作能力远远达不刭临床工作需要。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上述现象,感控人才缺乏甚至更为突出,可能与宿迁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是民办、人员流动性强、队伍不稳定、基层感控人员接受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机会少有关。本研究将胜任力的理论引入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培训的实践中,以岗位培训为手段,以期快速提高其岗位胜任力,且能全面构建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模式。

0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参加两期宿迁市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班的10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1.2方法 

1.2.1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和教学组人员,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3名。在岗位培训班开班前,讨论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准入考核方式,侧重分析培训需求和建立胜任岗位工作的培训考核思路。   

1.2.2制订培训目标 

基于《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制订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学员能快速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和业务技术工作。   

1.2.3制定培训方案 

研究小组通过调研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文件及培训大纲要求,结合前期对基层感控人员岗位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借鉴CBE模式设计为期4周基层感控人员岗位培训方案,确定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两个阶段,第1阶段:传统岗位培训,即2~3d理论授课;第2阶段:临床实践,引入全景式案例教学、临床感染防控操作技能培训、临床实践等多元化培训形式,围绕1条主线即快速胜任岗位工作;狠抓感控基础知识、感控基本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4个重点内容,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快速提升基层感控人员疫情防控等能力。培训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52821679613325295

1.2.4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革新培训项目 

(1)引入全景式案例教学。通过医院疑似新冠肺炎、不同类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泄露应急处置等典型案例,应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拓展,强化实践教学方法。(2)增加临床感染防控操作技能培训。采用现场操作示范讲解和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项目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穿脱、飞沫预防标准操作、职业暴露处置、手卫生、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消毒剂配置与使用、无菌操作、安全注射等10项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临床跟班实践。根据医院感染控制重点环节与重点部门,制作临床轮转实践时间表,临床实践是岗位培训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巩固理论、锻炼实战能力。轮转结束后每个学员完成1个持续改进案例,在结业时以文档、PPT等形式汇报,并进行优秀案例评选。   

1.2.5岗位培训的实施 

培训周期为4周,包括1周理论知识学习及3周临床实践。实行导师负责制,辅导培训、答疑解惑等。第1周采用网络视频及集中授课相结合进行理论培训。第2、3周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技能培训及临床跟班实践,重点学习临床科室医院感染主要风险点和关键防控措施。第4周进行全景式案例教学,并增加情景模拟竞赛考核环节,以小组形式组队参赛,采取将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技能考核与医院感染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1.3评价指标和工具 

1.3.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量表 

采用张嵘等研制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自评量表,其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71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正向陈述分别计5~1分。得分越高,表示核心能力越强。   1.3.2理论知识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由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题库随机生成试卷,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总分100分,80分合格。   

1.3.3培训效果评价问卷 

该问卷自行编制,包括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设置、教学质量、培训效果满意度评价等。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分别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培训后自评。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在培训前、培训后的核心能力、理论知识考核等水平的比较采用配对狋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两个阶段的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109名学员分别来自31所乡镇卫生院和10所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心。男性14名,女性95名;学历:本科50名,大专42名,中专17名;职称:高级1名,中级38名,初级70名;年龄24~50岁;专职或兼职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6个月。   

2.2培训前后感控专职人员核心能力比较 

培训后感控专职人员的医院感染风险预测能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力、感控知识技能培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感控专业发展能力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感控专职人员培训后核心能力总分较培训前高(11.16±4.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29471679613325615

2.3培训前后感控专职人员理论知识、应急综合能力成绩比较

培训结束后的知识考核总分、感染风险识别能力、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暴发事件处置能力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3。

97341679613325676

2.4培训效果调查结果 

调查基层感控人员的培训效果满意度,第2阶段培训后的总满意度为94.50%,对岗位培训的内容设置实用性满意度为97.25%,课程设置合理性为93.58%,培训内容与期望的吻合度为96.33%,培训形式的科学性为98.17%,教学质量为90.83%。第2阶段培训后基层感控人员对培训的总满意度,对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合理性、吻合度,对培训形式的科学性满意度均高于第1阶段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421679613325738

03   讨论    

研究表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及成效需要以素质优良的专职人员队伍为支撑,这与专职人员职业素质关系密切。2016年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养指南,其核心是注重提高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水平和培养医院感染监控与指导技能。美欧等发达国家实行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专业发展,也不断拓展和推进专业成长。岗位培训是基层感控专职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实现了按岗位胜任进行资格准入,是保证感控人员达到一定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为岗位培训开拓了新的维度,以胜任力为基础探索一套满足当前基层感控人员需要且客观可行的培训方案,强化培训感控人员识别医院感染风险及处置医院感染事件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能发现并解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问题的胜任型感控人才。培养复合型感控队伍及人才是我国今后在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迫切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感控人员岗位培训后,感控专职人员的核心能力均明显提高,尤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力、暴发事件处理能力显著提高,这些均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与基层感控专职人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培训使感控专职人员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锤炼了感控操作技能、暴发事件处理能力得到锻练,说明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能有效促进他们相关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基层感控专职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感控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较强的应对感控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由于基层感控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突发传染病处置、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后处置、医院感染事件处置等应急能力,本研究实现了按岗位需求进行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及实用性。培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对岗位培训的内容设置实用性满意度为97.25%。96.33%的感控人员认为培训内容及方式与预期高度吻合。加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的全景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员变被动为主导,更好的引导学员进入角色,能着力培养感控人员的岗位核心能力,有利于提高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医院感染事件关注度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岗位培训模式更适合基层感控专职人员的培训,可加快基层感控专职人员成长,增强其岗位胜任力、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能力。但由于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处于发展阶段,本培训模式仍有不足及局限性:

(1)本培训所用的核心能力调查表属于自评量表,需完善基层感控人员核心能力的评价方式,使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能多方面、全方位、准确地评价基层感控人员的核心能力;

(2)由于时间、人员、现实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旨在提升基层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而提出的岗位培训方案,虽然能在短期内达到培训效果,但是这种非规范性的培训方式有一定的局限,只能观察到短期效果。因此之后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善,对培训的基层感控人员应做远期效果评价。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END

来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年3月第22卷第3期

作者:侯玉娟1,李运红2,3,陈婷1,蔡昕芯1,高悦1,付文娟4,穆婧1

1.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宿迁223800;

2.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消化科,江苏 宿迁 223800;

3.宿迁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中 心,江苏宿迁223800;

4.泗阳县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宿迁 223700

排版 | LF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基层,感染,培训,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