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央国企办医院的政策解读 | 医芯硬核分享

2023
03/23

+
分享
评论
医芯资本
A-
A+

工作方案的核心落脚点仍旧是做大做强公立医疗体系。

有一份名为《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的文件在网上广泛流传,抬头发文部委一大串、加上红彤彤13枚大印,视觉冲击力颇为震撼。

39941679528749100

对于相当多的医疗相关从业者来说,国有企业医院可能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在过去二十年里,这个名词后面跟着的动词多数都是“剥离”,于是有了浩浩荡荡的石化、电力、煤炭、金属等一大批国企的主辅分离浪潮;在好不容易折腾了几十万职工之后,如今却又在这个名词后面跟上了一个词“支持”,很难不让人感到困惑,是不是这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那我们就有必要仔细审视一下,上一波的剥离和下一波的支持,到底从逻辑上是什么样的关系。 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至少始自2002年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条件和目标都已不再适用,因而此前对国企办医态度最重要的纲领文件就是所谓的“134号文”,即2017年8月国资委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http://www.sasac.gov.cn/n2588030/c7785656/content.html 

指导意见对医疗机构的改革要求,一言以蔽之核心目标是要给国有企业甩包袱,所有的统筹谋划、严格规范、分流安置、完善制度等等,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确定了这个底层方向,再来看当时对甩包袱的偏好方式,一共四种按顺序是 :移交地方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感受一下这个顺序,更直白一点的翻译就是,靠谱的医院移交地方、不太靠谱开不下去的干脆关掉、剩下两个选项是添头,无论是支持“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还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组改制”,都是抱以能又更好、没有拉倒的随缘心态。

7311679528749650

我不认为这是过度解读,不信可以看看同一份指导意见上面那段针对教育机构的排序则是资源整合、重组改制、移交地方、关闭撤销,两相对比是不是差异非常明显?

97061679528749859

“134号文”原本规定的剥离任务截止日期是2018年底,然而后来受各种条件所限,一拖再拖到2021年才算完成。2022年7月,国资委发表的一篇文章《国企办医疗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看似是对五年前这个任务的总结,但对这同一件事的描述口径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25325460/content.html 文章上来就不是就事论事说之前的改革任务是怎么完成的,而是定了调子要“支持”,并把“剥离”任务归为历史遗留问题,这就已经完全超越了任务开始时“甩包袱”的出发点。对于此前那四种改革方式的排序,这里在总结成果是巧妙地进行了重排,变成移交地方资源整合重组改制关闭撤销,是不是跟之前指导意见的态度完全不同了?

18911679528749992

然后,明确指出支持由“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并购”,点名了通用、华润、国药三家央企以及山东、陕西的省级集团,并最重要地预告了要“确保国企办医与政府办医享有同等待遇”。

63801679528750122

至此,不仅已经明确调整了对国企办医未来发展态度的转变,而且更重要的是悄然替换了“国有企业医院”这个名词的定义范围,之前要 剥离 的是那些与主业无关甚至给主业造成负担的国有企业医院,而今要 支持 的是那些以医疗健康为主业且可以形成集群效应的国有企业医院。一词多义,这样前后逻辑是不是就不存在断点了? 分清楚了剥离的是谁和支持的是谁,今天的工作方案就要解决下一个问题,即到底要怎么支持,核心要点就两条:一是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 待遇 ,二是落实国有企业 投入 政策。 第一条反映了整个这一套组合拳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国有企业医院对标看齐政府办医院的功能和水平,毕竟已经把之前四处散落甚至听调不听宣的一大堆医院集中到这少数几个大型国有医疗产业集团手里了,需要他们发挥与政府办医院类似的作用,那自然也就需要给出相应的待遇,包括等级评审、配置许可、分级诊疗、科研教学等一系列方面,在几乎所有不花钱的方面

41291679528750264

第二条就反映了到花钱层面的无奈,就是经费投入得国有企业来承担,别指望政府会掏什么钱。

6621679528750505

我们不难感受到,工作方案的核心落脚点仍旧是做大做强公立医疗体系。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集中后的国企办,都已经能够做到如臂指使,增加政府在应对卫生健康需求时的筹码;加强国企投入,也在此前由政府为主导力量推动医院建设之上,继续扩大公立医院的资源来源。 看似针对同样一件事情,在五年前后, 政策的核心要义从 坚决剥离减负 转为了 支持做大做强 。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力量发生了作用,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需求、战略资源集中度要求提升、国有企业短期任务变迁等等,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明确一个事实,就是对待国有企业医院的态度并没有转回原点,而是以更加集中和更加强势的方式,在重启扩张周期的公立医疗卫生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工作方案,国企,疫情,医院,政策,解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