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见到了超出我期待的风景—— 一个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住培学员的思索

2023-03-22 18:3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各位同道,医学这条路,道阻且长,但风景独好,望诸君不忘初心,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今天国学巷37号的故事,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培学员蒋兴梅的故事。

我叫蒋兴梅,2021年来到了华西。

我是一名心理卫生中心的医生,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你愿意,每一个患者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我轮转期间的故事,关于生活,关于死亡,我想我会记得很多年的故事。

17001679353243972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卫生中心,我的答案是——

我对人充满着兴趣,我想通过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去探索一些极端的情况,去体验人的复杂与有趣。我同样也为我的专业感到自豪,我觉得精神医学在改变着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我管床的一位抑郁症患者,17岁。在我童年的时候,我希望成为像她一样的17岁女孩:漂亮、性格外向活泼、学习成绩优异、擅长画画等等。我会为这样的自己自豪,也会欣赏这样美好的他人。

但是,她却不快乐。这困扰着我,也困扰着她,我们有着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她不快乐?

在我出科的时候她仍在住院,病情并没有太大的好转。我开始去思索——世俗认为应该得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你是否觉得富足与平和?世俗的成功标准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人?

我们拥有的一项与生俱来的财富——体验快乐的能力,这同样值得珍惜。

同时,我也深知世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且难以抵抗,你的内心会在“你认为对的”和“别人告诉你对的”之间拉扯。

所以格外体会到那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35181679353244111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心脏内科轮转期间,也是我第一次直面患者的死亡,或许这只是医院里常见的一幕,但对于长期从事精神医学的我,是很难经历的惊心动魄。

这是一个心衰患者,整个医疗组看着他在病房渐渐好起来,早上的时候我们还欣喜他症状的减轻,下午患者却突然猝死。整个医疗组持续了2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4次除颤,数次注射肾上腺素,但很遗憾,他并没有如同那些令人欣喜的故事主角一般醒过来。

奇迹没有发生,可能奇迹因为稀有,才被称之为奇迹吧。整个过程中,触手可及的是患者越来越低的皮温,目之所见是家属的泪水与绝望。最后,听到师姐对家属说:“回家的路上被子不要把脸蒙起来,这样就像睡着了一样。”

带教老师告诉我们,心衰患者死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心衰最后“衰死”,一类就是猝死,而后者往往更多见,我在那一刻真实地触及到了“生死无常”几个字。

再次想起那些,知道却不愿意做到的“大道理”——立足当下,珍惜眼前人。不要把美好规划在未来,规划越多可能意味着遗憾越多,路过这人间,不过几十年,万不可浪费。

36031679353244207

在我这样刚上临床的小医生心中,对于带教老师和护士老师,总是畏惧占多数。但这群严厉的老师们,在我们临床工作渐渐熟练、犯错越来越少之后,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无法掩饰。

我们无法否认,华西的传奇离不开诸位成熟的带教老师和护士老师。

我最喜欢的时候就是多科会诊以及疑难病例讨论,那可真是“神仙打架”。

在这个场合,你会看到儒雅的教授失去了往日的气定神闲,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拍桌子,针锋相对,说话不留情面,捍卫着自己的观点。只不过这个场合,没有情绪化的发言,只有专业与思辨。

在下面听讲的我们时不时疑惑“我怎么又听不懂了呢?我是哪一步没跟上呢?”。我们像个墙头草一样:“这个老师说的好有道理,怎么这个老师好像说的也对?”。

看着这些华西的脊梁,他们站立着,稳稳地站立着,我觉得他们像挺拔的胡杨,他们深深扎根,不畏质疑,他们扎根土壤的深度是他们知识积累的厚度,年轻医生看他们的眼神有着掩盖不住的向往,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不愧是华西!”。

组上的护理老师经常调侃我们的医嘱执行起来很麻烦,她们的原话是“你们一天到晚都给我们出难题,找麻烦。”但当我们介绍了患者的病情,一声叹息,一句惋惜的时候,她们又会激动的拍桌子,“不行,我们一定要试一下,只要有机会就要试一下,这个患者还那么年轻!”不知道护士老师是否知道有个词叫“打脸”,有网络用语叫“真香”。

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性格各异的诸位前辈,我觉得他们距离我们好遥远,或许是我们努力却也达不到的高度,后来又觉得我们好近,我看到我们的内心一样的柔软。

41881679353244304

我还想介绍两个人,他们让我明白:没有无缘无故的优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童翔老师

一位是同组的博士后童翔老师,他似乎正处于青涩学生和一个成熟的医生的过渡阶段。看见他,你仿佛看见了努力十年后的自己,也仿佛看见了令人觉得有距离感的教授们的青年时代。

教授们总是言简意赅,他们忙得没时间对我们进行慷慨激昂的教诲,但是这位童老师,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几句话总令我动容“我现在还不敢带学生,我总觉得我还没有把自己理清楚,我还没有做好为人师的准备。”“我觉得作为一个医生,这个患者如此积极,作为医生的我们应该替患者想尽一切办法。”我感受到的最深刻的就是他身上的那份责任感,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责任感,他才能熬过孤独而漫长的年轻医生的培养阶段;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感,我相信他未来会成为让患者信赖的教授。

还有一点,童老师的专业本是呼吸科,但是他让我看到了人关于知识、关于纯粹探索的热情,我在心内科轮转期间,他会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在遇到感兴趣的案例会主动去查找文献,一边自己向医疗组长请教,一边又详实地给我们传授自己在每个科室学到的知识。我见到,“求知使人博学”。

感染性疾病中心住院总医师

杨洋师姐

另一个是同组高年级的杨洋师姐,我上班第一天战战兢兢的时候就一直感慨师姐的沉稳。

在我还分不清商品名和化学名的时候,师姐可以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处理;在我每句话都害怕自己是不是又说错了的时候,师姐可以条理清晰地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在我像个无头苍蝇一团乱麻的时候,师姐可以清晰地下指令指导低年级的我们。

刚开始我觉得师姐情绪如此稳定,后来我才知道师姐也因为毕业的事情焦虑着,面对人生下一个改变,她其实也和我一样无措,但她让我看到的仅仅是她的温柔与沉稳。

我在心里偷偷感慨,同样都是研究生,怎么我和师姐差距如此之大呢?后来,我知道了,师姐一年级的时候就会总结自己写病历的不足,每一次出院记录都是她临床诊疗思路的梳理;师姐会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人交代临床工作容易犯错的地方,她说这都是她曾经犯过的错;师姐可以理直气壮对有情绪的家属说出:“我当医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良心!“师姐会反复叮嘱我们,低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多做一点,多学一点,你不会后悔。

我看见如此踏实的她,我想告诉她:“师姐,如果有一天我病了,我愿意把自己交给你”。

55441679353244402

蒋兴梅在给患者开医嘱,关注检验检查结果,熟悉患者病情

我在临床最初经历的短短5个月,开始一收新患者就焦虑,半夜会因为自己忘开了医嘱而惊醒,梦中都是对于加班工作的恐惧,但渐渐的、渐渐的,我们开始熟练临床工作,我们也开始镇定地和家属沟通,我们在面对质疑时也敢凭着团队的实力而硬气起来。从一开始的“我不行”,到后面的“我想试试”,是我的团队给我了底气。

真幸运,有幸与大家相遇。

我一天天在临床飞速成长着,我们从象牙塔走向现实世界,我们从书本走向实际,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们现在脆弱,我们将来坚韧。

72461679353244569

华西,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她是每个医学生追寻的圣殿。路过华西,你会不自主驻足抬头停留一会,像是到了某个旅游景点,停下来瞻望某个塑像的丰功伟绩。华西,她就静静的伫立在那里,迎着无数人希冀的目光。

2391679353244659

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来华西,我说:“因为我很好奇,顶尖是什么样子,我想来看一看山顶的风景。”高中课本上的一段话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终于,我也努力着,来到了我想来的地方,见到了超出我期待的风景。

在疫情之下,灾难之下,华西的担当也足以让我们这些学子骄傲地挺起胸膛。她深刻诠释了什么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学着身边前辈的样子,克制住内心的慌张,白衣为甲,像个战士,努力为护一方平安冲锋出力。终于,我也可以无悔无憾的说出“我是一个华西人!”

各位同道,医学这条路,道阻且长,但风景独好,望诸君不忘初心,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一位抑郁患者病情好转后

送给蒋兴梅导师李喆老师和蒋兴梅的画

2871679353245165

蒋兴梅有感而发的朋友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蒋兴梅,心理,医嘱,检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