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1例
患者,男,4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月余,四肢麻木2周”入院。
患者1月余前曾因左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提示:脑梗死(右侧基底节区),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遗留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症状。近两周来,逐渐出现四肢末梢麻木不适的症状。患者要求住院治疗,门诊拟以“脑梗死恢复期”收入院。
专科查体:神清,精神差。口角左歪,言语欠清晰,对答基本切题,查体配合。双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心率72次/分,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侧肢体肌力稍弱于右侧,肌力5级,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目前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血压控制可;糖尿病病史5年,目前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降血糖,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抽烟史30年,平均20支/日,戒烟1个月;饮酒史近30年,白酒平均4两/日,已戒酒。
辅助检查:头颅、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顶叶低密度影,考虑软化灶;双肺尖低密度影,考虑局限性气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脂肪肝、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空腹血糖9.7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0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2%,谷丙转氨酶49 U/L,氨基酰基转移酶77 U/L,总胆固醇5.70 mmol/L,甘油三酯2.91 mmol/L。尿微量白蛋白90 mg/ml,C肽、胰岛素、C反应蛋白、凝血五项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
1. 脑梗死恢复期
2. 2型糖尿病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 高血压 2级 很高危
5. 高脂血症
6. 脂肪肝
7. 颈动脉斑块形成
治疗
1. 对因治疗
控制血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
纠正血脂异常、稳定斑块:辛伐他汀分散片;
控制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
神经营养及修复:甲钴胺、银杏内酯注射液(含51%银杏内酯ABC、48%白果内酯)。
2. 对症治疗
主要是针对麻木的治疗。
住院治疗第5天麻木不适明显改善,治疗第9天症状消失,下肢肌力基本对称,第10天出院。门诊定期随访血糖,血糖控制可。肢体麻木不适症状未再出现,目前继续随访中。
总结
1. 患者1月前脑梗死经保守治疗后,病情虽有缓解,但遗留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症状,且易再次复发。
2. 本次入院时 “左侧肢体无力”、“四肢麻木” 分别属于脑梗死后遗症和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
3. “左侧肢体无力”与“四肢麻木”病因相同,均由神经功能缺损导致,只是前者对应大脑神经,后者对应周围末梢神经。因此,神经保护剂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
4. 传统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解决复杂的治疗困局,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创新型植物药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5. 临床实践证明:银杏内酯注射液(银杏内酯ABC 51%+白果内酯48%)10 ml/d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疗效很好,同时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症(如肢体无力)和糖尿病并发症(如四肢麻木),可双重获益。银杏内酯ABC改善微循环、白果内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能显著改善肢体无力、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