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3.18

2023-03-18 10:31   智慧芽生物医药

医药行业最新资讯汇总。

药物研发进展

1.诺华BRAF/MEK组合获FDA批准治疗低级别胶质瘤儿童患者

3月16日,诺华宣布,FDA已批准Tafinlar(dabrafenib,达拉非尼)联合Mekinist(trametinib,曲美替尼 )治疗1岁及以上需要全身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的低级别胶质瘤(LGG)儿童患者的上市申请。同时,FDA还批准了Tafinlar+Mekinist的液体制剂。

根据诺华新闻稿,这是首个且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BRAF V600E LGG儿童患者的联合靶向疗法。此次批准基于Tafinlar+Mekinist的II/III期临床试验TADPOLE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开放的II/III期研究,旨在评估Tafinlar+Mekinist在BRAF V600突变LGG或复发难治性高级别胶质瘤(HGG)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疗效,其中共入组110名BRAF V600突变LGG患者。

结果显示,与标准化疗相比,Tafinlar+Mekinist组显著改善了LGG患者的总缓解率(ORR),并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Tafinlar是一款BRAF抑制剂,Mekinist是一款MEK1/2抑制剂,二者联合可以通过阻断与BRAF和MEK激酶相关的信号来减缓肿瘤生长。本次FDA批准治疗BRAF V600E LGG儿童患者是Tafinlar+Mekinist获批的第6项适应症,此前已获批用于多种BRAF V600实体瘤,包括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和肺癌。

2.兰州生物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申报上市

3月1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隶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兰州生物递交了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根据兰州生物早前发布的新闻稿,这是一种细菌性疫苗,可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有九十多种血清型,这款疫苗能预防其中13个发病率较高的血清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主要用于婴幼儿和儿童,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用于预防由肺炎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和菌血症等。

根据兰州生物公开资料,该公司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研发过程中,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如创新多糖纯化方法,实现全程无酚化;建立核磁共振技术对多糖及各种中间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引入高压液相分子排阻层析与十八角激光散射仪联用法监测样品分子量等,从而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技术稳定性。

3.先为达生物启动GLP-1R激动剂减肥III期临床

3月15日,杭州先为达生物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SLIMMER),拟入组660例受试者,旨在评估XW003(ecnoglutide)在成年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减重疗效。

XW003是一种新型、有偏向性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类似物,具有生物活性高和生产成本效益高的优点,可实现每周1次的给药频率。这也是继贝那鲁肽后,第二款启动减肥III期临床的国产GLP-1R激动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40周受试者体重相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和体重相对基线下降≥5%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体重相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和绝对值、体重相对基线下降≥5%、10%、15%的受试者比例、BMI、腰围、臀围相对基线的变化等。

4.PD-1+TIGIT复方制剂 vs. 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II期研究未达到PFS终点

3月16日,默沙东公布了PD-1+TIGIT复方制剂MK-7684A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非注册KeyVibe-002研究的最新结果。开放标签部分显示,与多西他赛治疗相比,MK-7684A单独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上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且MK-7684A在数值上显示疗效不如多西他赛。MK-7684A是一种包含TIGIT靶向的vibostolimab与PD-1靶向的帕博利珠单抗的复方制剂。

Vibostolimab通过阻断TIGIT受体与其配体(CD112和CD155)结合来恢复抗肿瘤活性,从而激活T淋巴细胞,帮助消灭肿瘤细胞。KeyVibe-002研究(NCT04725188)是一项随机、部分盲法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MK-7684A治疗转移性NSCLC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疗法和铂类双药化疗后发生疾病进展。

5.首药控股第三代ALK激酶抑制剂将启动II期临床,治疗ALK耐药NSCLC

3月17日,首药控股发布公告,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关于第三代ALK激酶抑制剂SY-3505附条件批准上市资格的反馈意见,基于SY-3505现阶段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和拟定的目标人群,CDE同意SY-3505开展拟定单臂设计研究。首药控股将迅速启动SY-3505针对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的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

ALK,即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与血液、间质和实体三大类型肿瘤相关。研究显示,约5%~7%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肿瘤染色体EML4基因外显子与ALK基因外显子融合,形成EML4-ALK融合酪氨酸激酶,EML4-ALK融合变异体具有高度的致癌性,且ALK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SY-3505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完全国产第三代AL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一、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已于2019年7月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 SY-3505对于野生型ALK激酶和一代/二代ALK抑制剂关键耐药突变体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能够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实现有效抑制突变型肿瘤生长的效果。

6.荣昌生物ADC新药RC88获批I/IIa临床

3月16日,荣昌生物发布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注射用RC88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I/IIa期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这是一项开放、多中心的Ⅰ/IIa期临床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评价RC88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

注射用RC88是一种新型间皮素(MSLN)靶向ADC药物,用于治疗MSLN阳性实体瘤患者。MSLN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正常组织中较少表达,通常在一些上皮性恶性肿瘤的细胞膜上过表达,主要起到促进肿瘤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的作用。RC88的结构包括MSLN靶向抗体、可裂解连接子以及小分子细胞毒素(MMAE),通过靶向结合MSLN阳性的肿瘤细胞,介导抗体的内吞,从而有效地将细胞毒素定向传递给癌细胞,实现较好的肿瘤杀灭效果。

7.迈威生物IL-11单抗在华申报临床

3月16日,迈威生物递交9MW381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获得CDE受理,适应症为晚期恶性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单抗品种。9MW3811是创新靶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高效阻断 IL-11 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对纤维化和肿瘤的治疗效果。9MW3811是创新靶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高效阻断 IL-11 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对纤维化和肿瘤的治疗效果。

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9MW3811高亲和力结合IL-11,有效阻断IL-11信号通路的活化,特异性调节肿瘤细胞与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 胞的相互作用,提高肿瘤微环境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T细胞的浸润。在纤维化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9MW3811可以显著降低纤维化模型小鼠的肺纤维化面积、减少肺胶原含量、改善肺功能,有望成为特异性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8.斯微生物mRNA瘤内注射剂申报临床

3月16日,斯微生物(StemiRNA)宣布,该公司递交的编码细胞因子IL-12的非复制mRNA瘤内注射剂SW0715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这也是斯微生物在mRNA肿瘤治疗领域,继2022年在澳大利亚开展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临床试验后,获得的中国首个IND申请受理。

SW0715注射剂是由斯微生物自主开发的mRNA序列优化平台优化、线性mRNA合成平台合成,同时经纳米脂质递送LPP平台递送的人源细胞因子IL-12瘤内注射剂。其中,IL-12可促进T细胞IFN-γ分泌、诱导Th1分化,并主要通过激活CD8+ 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临床前研究显示,SW0715注射剂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联用抗PD-1单抗展现出克服单抗耐药、抑制远端转移、延长荷瘤小鼠生存的潜在获益,其临床开发有望弥补当前免疫治疗仅在一部分患者体内应答的缺陷。

行业资讯

1.赛诺菲胰岛素官宣降价

3月16日,赛诺菲宣布将Lantus(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00 U/mL在美国的价格下调78%,所有患者自付费用上限为35美元,无论是否有商业保险。同时,短效Apidra(赖谷胰岛素注射液)100 U/mL的价格下调70%。所有措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在3月初,礼来宣布其胰岛素类药物将降价70%,患者自费部分每个月不超过35美元。在前两日,诺和诺德于3月14日宣布将削减部分胰岛素产品价格,具体包括:将NovoLog(诺和锐)胰岛素的价格降低75%,而Novolin(诺和灵)与诺和平Levemir(诺和平)的价格降低65%,自2024年1月起生效。自此,礼来、诺和诺德、赛诺菲三大胰岛素巨头均已宣布降价,且降价幅度都在70%-80%左右。

2.3D打印技术加速新药研发 三迭纪与勃林格殷格翰开启合作

日前,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迭纪”)与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探索3D打印技术在加速新化学分子(NCE)药物剂型开发中的应用。本次合作由勃林格殷格翰中国药物开发部牵头,双方将围绕新药物分子进行快速制剂研发。三迭纪通过MED®3D打印技术进行药物制剂的结构设计,开发多种原型制剂,探索新化合物分子的剂量设计和释放行为,以期提升新药研发速率与成功率。

据悉,此次合作是三迭纪与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启的正式合作。2021年,三迭纪入选勃林格殷格翰的全球opnMe项目,将MED®技术应用于难溶药成药性研究,实现药物的体外增溶并提高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该项目已顺利完成。三迭纪定位为3D打印药物技术平台型公司,其首创的MED®3D打印技术是一种普适性固体制剂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小分子药物的开发,也可以潜在进行大分子药物的口服递送,它覆盖了数字化药物剂型设计与开发,以及连续化生产,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从药物研究、开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完善的产品专利保护策略。

情报来源: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药,临床,研发,企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2025年6月14日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
    打开APP 智慧芽生物医药
  • 2025年6月12日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
    打开APP 智慧芽生物医药
  • 2025年6月11日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
    打开APP 智慧芽生物医药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