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血流量减少,心肌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导致部分坏死的疾病[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并且病情紧急,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使用院前急救,尽可能为患者争取抢救的时间,提高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3]。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诊断标准
1.病史及诱因:患者多有冠状动脉硬化史,可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餐等情况下发生。
2.症状和体征:突发剧烈而持久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及左前臂放散,同时伴有极度烦躁、大汗、恐惧、濒死感等症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无缓解。也可有患者表现为颈部、下颌、咽部、牙齿等疼痛。下壁心梗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少数患者一开始就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很快出现休克等症状。辅助检查发现心电图多数伴有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急诊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对症处理各种并发症。
院前急救护理
(1)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进行出诊,在电话中询问患者的病情,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处理,安抚情绪,不要移动患者,避免由于患者家属缺乏急救知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实施急救。
(2)及时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应动作娴熟,专业技术过硬,一针见血,选择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尽量选用上肢粗大浅静脉,注意观察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3)给予患者吸氧措施,早期及时给氧能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同时对缓解患者焦虑有一定的效果。
(4)现场心电图,到达现场后立即行12导心电图(必要时18导)初步判定心电情况,为诊疗提供依据何证据,心电图结果出来后要及时上报胸痛中心。
(5)对明确诊断者给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目的是开放冠脉血管,改善冠脉血供,遵医嘱立即予肠溶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波立维)300-600mg嚼服后,温水送入。
(6)现场急救中,护理人员严禁患者进行活动,要求保持安静,有些患者会出现压榨性胸痛,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缓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使用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7)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很急,并且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从而导致焦虑,悲观,消极等情绪,不利于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还需要快速准确对患者进行急救,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抢救的信任。
(8)在搬运过程中,要求担架处于平衡位置,保持患者头部稍高,忌头低脚高位。医务人员要指导家属协助,防止患者从担架上摔下来造成继发伤。
(9)途中监护,特别是心电监护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积极配合抢救,做好各项记录,同时联络医院急诊科,导管室,ICU病房及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争分夺秒,挽救濒死心肌。
所以,患了急性心梗的病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具备介入手术的医院,医院在发病4-6小时内进行溶栓、支架介入或者搭桥等方式,进行恢复心肌供血的抢救。
(作者:代佳玉 单位: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
参考文献
[1]蔡国英.量化管理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9):1411-1412.
[2]吴玉霞.院前急诊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抢救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22+224.
[3]张溯溯.量化标配流程在急性心肌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06):80-8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