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3月17日,“国医节” 下如何强中医?

2023-03-28 17:36   诊锁界

医学界人士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药能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于是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今天中医火热的背后,谁知民国时期中医曾差点毁于一旦。创立“国医节”,就是为了让世人:不忘中医历史,壮大中医未来!

来源:诊锁界

作者:少丞

每年3月17日,是中国的“国医节”!

千百年来,中医为我国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大地上,诞生了无数名医,如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前辈留下了许多珍贵医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金匮要略》等,每本都是医学精华。

48291679094378548

近年来,上到国家,下到省市,不断推出利好中医政策。中医纳入中小学通识课;中医药纳入新冠肺炎防治方案;“西学中”政策下,西医师纷纷学习中医、开方药等等,不胜枚举。

今天中医火热的背后,但多少人知道,中医曾经差点毁灭于自己人手里,中医差点出现人才培养断层,后继无人。中医曾经的苦难史,造就了今天一个特殊的节日--“国医节”,为的是让世人不要忘记中医,不要遗忘国粹!

01千百年来的国粹,差点毁于一旦

鸦片战争前,中医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在我国大地绽放,深受黎民百姓的喜爱和信任。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我国国门后,西医也随即在我大地传播开来。西学东渐盛行起来,中西医的学术之争日趋激烈,人群中开始涌现出一批中医黑粉,反对中医,提倡废止中医。

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余云岫,就是中医黑粉领头人物。1929年2月,在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上,他站出来全盘否定中医,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

  1. 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

  2. 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

  3. 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15年,期满即不能使用。

  4. 禁止登报介绍旧医。

  5. 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

  6. 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54341679094378736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简而言之就是:

不可以再设立中医学校;

年轻人不可以再学习中医;

年满50岁以上的老中医,可以给你再执业15年。

颇为诡异的是此次参会人士,无论是来自医学界的医生,还是来自政府的官员,都是清一色的西医背景,无一中医人士参会。一帮不懂行的人,就这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一个传统医学的生死。

“废止中医案”消息一出,举国上下中医药人士非常震惊和愤怒,纷纷站出来反对、抗议取消中医,请愿取消“废止中医案”。同年3月17日,中医药界人士空前团结起来,在上海总商会举行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共议对策,请愿国民党政府撤除“废止中医案”。

社会中医药界人士为了表达支持,纷纷张贴出"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持我国的国粹"、"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醒目标语。当时国民党政府没想到民意如此反对废止中医,为了安慰民声,无奈下派官员接见了并慰问请愿代表。

55891679094379035

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年代,全国西医师仅六千多名,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看病需求。中医在当时保卫国民健康起到很重要作用,仅凭一纸就废掉中医,无亚于置百姓于死地。废止中医,就是逆民意而行,这迫使卫生部不得不公开表态,对中医并歧视,更无废止之意,并表明:该提案虽获通过,但暂不执行;改称中医为国医;同意成立"中医学社"。

医学界人士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药能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于是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02强中医,先强青年中医师

“废止中医案“的杀手锏在于年轻人不可以再学中医,直接扼杀中医的继承人,间接达到废除中医的目的。然而摆在今天,许多医学院校都设有中医学,培养青年中医师,但教学医院临床培训上,主要还是西医为主,中医沦为辅助角色,甚至很多科室都不见中医身影。

这样等同于无声之中排斥中医,把中医放在次等位置,青年中医师何来的中医自信?中医衰微是有原因的,许多中医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顺应着他们带教老师的步伐,诊疗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悲乎!

除中医师没中医自信外,中医师培养也出现断层现象。很多中医馆缺失中坚骨干医师力量,一个医馆靠着几位资深医师在撑起整个营收。撑得了医馆一时的盈利,撑不了长远的发展。毕竟老中医的产出、产量也非常有限,没法批量复制粘贴,不具备可持续性。

20331679094379166

中医馆立足长远发展,需要自己培养大量的青年中医,把他们培育成骨干的中坚力量,让人才梯度无缝衔接起来。人才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

强壮青年中医师队伍,就要构建”老带新“体系,在薪资、奖金上给予带教医师激励,同时规定好带教时间周期、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带教上,也不能单单靠物质上的激励,更多从“中医师承”上给予荣誉和尊重。

许多青年中医师从专业院校毕业,不缺系统理论知识,缺的是临床经验。医馆在培养上,要适当放手让青年医师去做、去实践。只要青年医师想尝试的,想承担的,在诊疗质量可控下,都尽可能满足,激励青年医师“修医德,钻医术,铸忠诚,敢担当”的职业素养。

祖国的未来看青少年,中医的未来看青年中医师。只有青年中医师在数量、质量上强壮起来,中医方可持续强壮,基层中医才可持续发展!

03强中医,先强中医文化自信

中医站在哲学的高层次视野观,用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性进行阐述人体疾病的发生、转归的机理,用药物促进人体恢复阴阳平衡。而现代人是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导下成长起来,大多人对于用哲学来解释病理、药理有排斥心理,自然对中医无信任心。

强中医文化自信,先强中医专长疗效。疗效可以打破人们的排斥心理,疗效可以构建信任的基石。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医药加入了中国抗疫方案,清肺排毒汤、莲花清瘟胶囊等展示出了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治疗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海内外专家也纷纷进行研究、阐述中医药防治新冠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53931679094379483

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被证实有效性高达91.5%,新闻接连报道中医抗疫方案,增加了中医药在国内外的曝光度,强化了民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塑造了中医行业的良好形象。最近疫情反弹,许多地区居民大量抢购中草药,一些抗疫中成药一度脱销,这是“疗效等于信任背书”的最好说明。

强中医文化自信,先强中医人的技术能力。中医人就要先从自身入手,努力、刻苦弄通透中医理论,在临床上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懂中医,也要跟进了解西医,扩宽视野,知己知彼,方能知道中医在临床上的长短处,给病人最好的诊疗建议。技术到位,干中医人有自信,病患也跟着有信心。

强中医文化自信,可借力媒体与活动。上到国际层面,借助媒体的宣传效应,对内对外宣传中医的理论与功效,加深百姓对中医的认识,培养起信中医、用中医的土壤。下到医馆、诊所,适时推出中医文化体验活动,防疫汤、节气食疗方、中药采摘体验等,把中医文化宣传融入到诊疗与民众生活中去,培养起中医文化风气,无形中彰显中医力量。

当然,强中医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措施,还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努力,政策、资金、人才、商业、媒体等各方助力,方能实现中医全面复兴!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作者:少丞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国医节,中医师,中医药,中医,新冠,西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