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频繁发作致青年跑步晕倒!
小德(化名)今年才21岁,但频繁的癫痫发作导致他多次在跑步锻炼中晕倒。检查发现他右侧脑室三角区旁灰质异位是导致癫痫发作的“元凶”。由于病灶较深,于是功能神经外科任杰主任团队在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为小德实施了微创的颅内深部致痫灶射频毁损手术,在明确定位致痫灶后行射频毁损38处靶点。术后小德恢复良好,一周后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办理了出院,他青春的生命又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癫痫频繁发作致晕倒,脑深部隐藏致痫灶
去年,结束了一天的辛劳,小德像往常一样开启了每天规律的慢跑,但是,突然间他眼前一黑随即失去了意识,再醒来已是半分钟后,还好周围环境还算安全,短暂的意识丧失并没有给他带来伤害。之后,疾病就像从潘多拉魔盒里被释放,小德又多次在慢跑中晕倒,而且平素也频繁出现发呆、愣神、流涎等发作症状。随着症状逐渐加重,小德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小德脑电异常,考虑癫痫,医生建议小德寻求上一级医院专科治疗。
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收治小德后,为他完善了癫痫专科检查以明确病情,最终诊断为:1、症状性癫痫;2、右侧脑室三角区旁灰质异位;3、蛛网膜囊肿。据悉,脑灰质异位是较常见的神经元移行异常引起的一种皮质发育畸形疾病,常常是造成癫痫发作的原因。因为手术指针明确,小德转入功能神经外科接受治疗,但由于病灶位置深,因此传统手术很难彻底切除侧脑室灰质异位,且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影像显示右侧脑室三角区旁多发灰质异位
机器人引导微创手术,精准毁损致痫灶
小德的诊断明确后,功能神经外科任杰主任团队为小德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任杰主任表示:结合患者目前的检查结果所示,考虑右侧颞叶为致痫灶,但右侧侧脑室后角病灶不能除外致痫灶可能,可行颅内电极植入监测癫痫样放电,然后行致痫灶射频毁损,同时取病灶活检。这样,一次微创手术能够精确毁损病灶,对小德来说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治疗收益,毕竟他还年轻,应该更加积极地去应对和挑战疾病,以便重新开启自己健康的人生。
脑电图监测到颞区癫痫样放电
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和家属坚定了治疗意愿。3月7日,任杰主任手术团队为小德施行了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颅内深部致痫灶射频毁损术。
任杰主任团队手术操作中
手术之前,患者CT信息与术前毁损计划被导入机器人,在机器人引导下确定植入毁损路径及靶点,待精准定位后,手术医生根据靶点植入电极连接颅内监测到癫痫放电,取出致痫灶后再根据机器人引导,使用射频针对病灶进行70℃毁损,共毁损靶点38处。
机器人引导确定毁损路径及靶点
由于有了机器人的配合,手术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小德安全返回病房。任杰主任介绍,这个手术切口只有2-3cm,骨孔还不到1cm。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小德很快就恢复良好,癫痫也没有再发作,于手术后一周就办理了出院。
射频毁损手术对部分难治性癫痫优势明显
机器人引导下致痫灶的射频毁损术,可以灵活选择性毁损的区域,特别适合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结节性硬化、下丘脑错构瘤、脑室壁灰质异位等脑深部病灶导致的难治性癫痫病例,相对来说病灶越小、越局限、越深在,手术优势越明显。使得有些患者在不开颅情况下也能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任杰主任表示:机器人引导的灰质异位射频毁损,效果不输国外的LITT(激光间质热疗),其经济高效的特征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在DRGs实施后大有可为。
术后影像显示精确毁损灰质异位
但是任杰主任也提示,由于小德是多发的灰质异位,术后还是需要继续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他提醒广大癫痫患者,手术和药物治疗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手术确实可以做到根治癫痫,但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治疗方式的优势及局限性,配合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此次手术采用新引入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辅助
声明:文中图片均为本账号自有图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