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路86号】第6期回顾 | “魔法子弹”联合治疗所带来的治疗天花板
病友病情简介
男,26岁;
2022年2月,确诊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四期;
2022年2月-8月,完成BV+AVD方案(28天/周期)六个周期;
PET-CT评估结果,2疗程3分,4疗程3分,6疗程1分;
2022年8月行放疗巩固后,结束治疗。
治疗经验分享
Q1:病友小飞初治选择采用BV联合AVD方案的原因?
根据治疗前的疾病评估,考虑到患者小飞很年轻,分期为晚期(Ⅲ、Ⅳ期),IPS评分4分,并伴有一些不良的预后因素,因此按照国际指南推荐使用了CD30单抗联合AVD的治疗方案。这对于IPS评分大于等于4分的患者是一个很标准的治疗方案。
BV联合AVD的方案是对ABVD方案进行的改良,把博来霉素替换成为维布妥昔单抗,方案以及剂量的设计在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中做了安全性和疗效的的探讨和比较。对于年轻的中高危患者,维布妥昔单抗联合AVD方案较ABVD方案是有明显的生存和治愈率提高的。
Q2:病友小飞在2疗、4疗和6疗后都做了PET-CT评估的原因?
对于初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疗效的评估,及时根据疗效评估做出对应的治疗方案的调整。小飞在2疗和4疗后PET-CT评分为3分,我们也非常重视,会跟影像科做多学科的探讨来给出更加精确的解读。对于小飞的整体治疗我是非常谨慎的,一直关注着他结外病灶的变化,当4疗评估后发现他肩胛处仍有活性后,和小飞共同商议在6疗后加上局部放疗,来保证获得治愈的疗效。
Q3:建议病友如何看待放疗所带来的风险?
放疗在原来淋巴瘤的治疗中是一个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新药的出现,放疗的地位并没有被取代,只是逐渐在减弱。给不同部位做放疗的不良反应是不一样的,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评估如何让放疗的毒性更小而让患者的收益更大。医生也会在放疗前充分将副作用告知患者,同患者协商后做出决定。
对于复发几率高的患者,我觉得大家也不要过度去担心放疗的副作用。对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加上放疗是为了让患者有更大的几率被治愈。在后期的随访中,可以加上放疗不良反应相关的检查,通过关注和及时的干预是可以让放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的影响降到最小的。
Q4:病友小飞在治疗后并没有做BV的维持治疗,什么样的患者会通过BV维持获益呢?
对于像小飞这样的一线治疗的患者,我们没有开展常规的维布妥昔单抗的维持,因为目前在治疗指南上没有明确的选择依据。但是有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晚期儿童和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用维布妥昔单抗维持可能会获益,但是没有大规模的数据。
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有高危因素的复发难治的患者做完自体移植后和不适合做移植的患者会推荐做维布妥昔单抗维持。
Q5:霍奇金淋巴瘤结疗后如何进行复查随访?
前面2年常规是每三个月做一次随访。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是有治愈希望的,2年之后再复发的几率就比较低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常规随访5年,2年之后一般就是每6个月做一次随访。
对于这种有治愈希望的患者,5年以后就可以不做特殊的随访,但是我们还是建议每年来一次,主要是对于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就像前边提到的放疗所引起的一些副反应。
Q6:BV进入医保后会给治疗带来哪些益处?
维布妥昔单抗进入医保后,首先它会带来疗效上的改善,同时还会带来毒性上的减少。因为它加进去以后,减少了一个传统的化疗药物,进而会减少化疗所带来的第二肿瘤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按照指南,初治患者在两个ABVD效果不好后是要换成BEACOPP方案的,但是我们国内是没有这个方案的,所以对于这些患者,前期就用含有维布妥昔单抗的标准的一线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嘉宾寄语
病友小飞的鼓励和祝福:确诊霍奇金淋巴瘤不要怕,从内心接纳并正视它,不要恐惧和惊慌;相信并配合自己的主治医生,积极治疗;希望病友群里的羊驼今年CR,希望病友群里的病友们都能早日CR,过上正常生活!
张璐教授的祝福:希望所有的霍奇金患者都能规范治疗,用上最好的药,达到疾病治疗的天花板。风雨过后是彩虹,快乐健康生活!
嘉宾简介
张璐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主攻疑难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2016年赴南瑞士肿瘤医院和欧洲结外淋巴瘤工作组(IELSG)访学1年;
2017年获欧洲肿瘤学院颁发的《淋巴瘤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噬血细胞综合征中国专家联盟秘书长;
《临床血液学杂志》英文编辑;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获湖北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共两项。
END
编辑:孔雀河、佳凉|排版:小米 | 审核:秋识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 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