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㊷|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在多药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s,MDROs)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面临的严重挑战,全球各国的MDROs医院感染防控形势均较为严峻等,特别是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抗菌药物应用频繁的患者,MDROs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对医院感染各个主要环节开展及时的监测和综合性的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MDROs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理念和各类标准、指南的更新,MDROs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淘汰旧的理念与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已成为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方面。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全院不同学科、场所、科室、工作环节的渗透交叉,需及时地整合、分析和反馈多方面的信息流,在这一方面,信息化手段的效率高于传统的医院管理体系,而数据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是制约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0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研究医院,该医院自2020年1月开始采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将2020年1-12月作为研究期,将2019年1-12月作为对照期。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监测医院
成立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小组,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整合医院各信息子系统,建立针对医院感染的信息化监测系统,主要子系统模块包括:医院感染预警系统、医院感染控制督查和改进系统、医院感染控制技能在线培训和考核系统、医院环境卫生和医护人员手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职业暴露管理系统。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中专门设置了MDROs感染管理系统,针对MDROs感染设立专门的监测预警模块。
1.2.2监测内容及方法
1.2.2.1医院感染情况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rel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CAUTI)医疗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1.2.2.2MDROs感染情况
对病原学检查的送检标本数量、阳性标本数量、检出病原菌株数、检出MDROs株数进行记录,菌种鉴定均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中国标准物质中心),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制订的标准判定试验结果,MDROs的判定依据为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耐药,病原菌检测操作流程均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 果
2.1不同时间医院感染情况
在研究期内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率2.52%(1325/52654)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1.74%(23/1325)均低于对照期4.97%(2537/51008)和13.95%(354/2537)(χ2=436.178,147.496,P均<0.001);在研究期内该医院的VAP、CRBSI、CAUTI等医疗器械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期(P<0.05),见表1。
2.2不同时期MDROs感染情况
在研究期内医院的病原学检查阳性率高于对照期,整体MDROs检出率及各重点监测病原菌的MDROs检出率均低于对照期(P<0.05),见表2和表3。
03 讨论
本研究报道的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和器械性相关感染防控方面的效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尽管目前多数中型以上医院均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针对医院感染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监测系统仍然较少。在临床实践中,不具备或使用不完备的信息化体系往往会导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漏报率高、监测不全面、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不仅工作负重大,而且不易及时发现、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存在医院聚集性感染的漏洞风险。而利用信息化和数据分析技术,则可大幅度减轻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及时的感染防控服务和抗感染治疗。 本文中主要构建了以信息化监测为主要功能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其优势是充分整合了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医院影像系统、移动护理、医院办公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信息并形成针对医院感染的监测防控体系。研究已证实,只要是已使用了电子病案系统的医院机构,就具备了开发和应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基础,但我国医院普遍存在医院感染的主动监测率低问题,因此,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早建立和应用成熟的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从而提高针对医院感染的主动监测率、以便医院感染防控人员进行准确干预,而通过整合其他多个医院信息系统,能形成对于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和聚集事件的主动监测。
根据针对26所具备主动生成预警病例、医院感染发病率、自动抓取微生物培养阳性监测信息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应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可显著提升医院感染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信息系统预警对医院感染的筛查效率与全病例纯手工判定基本相当,不会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本研究再次支持了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这提示医院应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为进一步形成建立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提供条件,及时开发并应用符合医院特征的监测系统,从而达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的目的。
基于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等的细菌耐药监测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对于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实时发现耐药菌、标识和干预新发耐药菌、降低耐药菌感染率等具有积极的意义。MDROs医院感染的信息化预警,增加了MDROs感染病例信息推送的即时性,相关监测信息可流畅而透明地在各科室共享,这提高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在环境消毒、手卫生、隔离防护等操作方面的依从度和合格率,从而减少了MRDOs医院内的交叉感染。传统的MRDOs监测工作繁琐且耗时较长,无法适应科室分工日趋精细、患者周转加快、住院患者数量增多的新形势,而信息化技术和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快速而及时追踪患者的各项信息,有效完成目标监测,促进了MRDOs防控工作由处理感染向预防感染转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END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年第33卷第2期
作者:周四萍1,赵艳群1,吴雪玲1,周晓舟2((1.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应室2.护理部,广东广州510080))200433)
排版 | LF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