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经硬镜下右主支气管开口占位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
本文由“麻醉课堂”授权转载
01、病例介绍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74岁,因“咳嗽30年,加重4月”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吸烟50年,20支/天,未戒烟。可下床缓慢行走,交谈时稍有气喘。
ASA分级:Ⅳ级;检查结果:支气管镜:
胸部CT:右肺上叶及肺门占位,考虑肺Ca,考虑右侧第三肋骨转移伴病理性骨折,右肺下叶感染。
ECG: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EF59%,轻度肺动脉高压;肺功能: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残总比增高,弥散功能中度障碍,可逆试验阴性。
02、麻醉手术经过
诱导前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HR120次/分,有创血压150/82mmHg,SPO2 90%,鼻导管吸氧后SPO2 100%,患者无不适。
麻醉诱导
右美托咪定30ug泵注;罗库溴铵65mg,依托咪酯18mg,瑞芬太尼30ug,舒芬太尼20μg。
麻醉诱导后
3min后外科医生置入硬质镜;瑞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
支气管镜下电凝和电切术切除肿瘤时,氧浓度<30%,间断手控通气。
手术历时约2h,术毕更换喉罩,纤支镜下见声带稍有水肿。听诊右侧呼吸音较前明显清晰,停药15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拔除喉罩。
鼻导管吸氧下SPO2 96%,HR 95次/分,BP 120/69mmHg,氧气枕经鼻吸氧,安返病房。
03、总结
1.常规使用肌松药;
2.注意硬质气管镜置入诱发咽喉部迷走反射,尽量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中麻醉深度;
3.容量或高频通气保证氧供;
4.时刻关注呼吸未二氧化碳浓度;
5.警惕高浓度氧所致气道起火;
6.严格认真评估拔管指征。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