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淋巴水肿大多病因源自肿瘤术后或放疗后,成功的淋巴静脉吻合术也离不开多学科资源的协作。
“郑主任,我现在能正常行走正常生活了,我现在上海做志愿者,希望能在疫情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从你们医护人员身上感受到了关爱和帮助,也想将这份爱和帮助继续传递下去!”这条信息来自一名宫颈癌术后多年并发Ⅲ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她曾于2021年千里迢迢从广东远赴恩泽医院慕名寻医。很幸运,经过手足外科主任郑有卯团队的手术治疗,患肢水肿消退,已基本恢复正常行走,生活质量明显上升。
无独有偶,今年,一名来自山东的乳腺癌术后并发Ⅲ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曾因为左上肢肿胀、无力而四处寻医未果,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她经人介绍找到郑有卯。经过半个月的手术、治疗、护理后,这名患者左上肢肿胀消退,与右上肢周径无异,并且左上肢抬举功能恢复。
▲ 治疗前后对比
这样的案例在恩泽已屡见不鲜,从2021年到2022年,手足外科共收治了2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淋巴水肿患者,并通过手术、CDT治疗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形象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信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淋巴水肿在世界高致残类疾病中位居第二,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肢肿胀带来的笨重、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目前医学实践中,医学界对淋巴学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国内大多医生对淋巴水肿的治疗也只是浅尝辄止,鲜少有医生大胆尝试,独辟蹊径。临床中,淋巴水肿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超级显微技术和减容手术两类,而超级显微技术下的淋巴管吻合术是损伤较少、恢复较快的手术。
早在2015年,郑有卯曾尝试用浅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一名Ⅲ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当时手术效果显著,术后第一天,患者患肢水肿消退明显,皮肤变得松软。这是迄今为止台州市首例治疗淋巴水肿手术,但在当时,做这样一台手术需要耗费一天一夜的时间,对手术医生的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要知道,人体的毛细淋巴管仅为0.01毫米,是肉眼可见尺寸的十分之一,而且淋巴管壁薄如蝉翼,若没有扎实的淋巴解剖知识和精湛的超级显微技术,是很难成功完成这么一台极具挑战的手术。
“毛细淋巴管极为隐匿,在寻找过程中需要借助美蓝进行染色。同时需要借助放大100倍的超级显微镜、最细的12-0尼龙线、0.05毫米的针、尖端为0.06毫米直径的显微镊子,才能缝合。但当时经验局限,光是寻找淋巴管就用了很多时间,眼睛受不了,体力更是不行。”郑有卯感叹道,“淋巴管犹如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凌波微步,寻找难度相当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浅静脉-淋巴管吻合术的成功给郑有卯带来了信心,虽然过程艰难,但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为了淋巴水肿患者不出远门就能获得救治,郑有卯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淋巴系统解剖结构、砥志研思,不断翻阅国外权威文献,理论应用于实践,改变以往单一的进行淋巴吻合手术,通过术前或术中确定功能性淋巴管进行改良式浅静脉-淋巴管吻合,近年来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郑有卯带领下,手足外科不断踊跃出顾仕林、易利奇、王成等多名优秀医生。从过去一台LVA(浅静脉淋巴管吻合术)耗费十几个小时到现在一二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台成功的LVA,从过去只有郑有卯独挑大梁到现在多名医生各自独立完成手术,这期间离不开他的培养和手足外科医生们的锐意求进。
肢体淋巴水肿大多病因源自肿瘤术后或放疗后,成功的淋巴静脉吻合术也离不开多学科资源的协作。2022年9月24日,台州淋巴水肿诊疗中心在恩泽医院成立,通过妇科、乳腺肿瘤科、放疗科、放射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合,进一步规范淋巴水肿的诊疗诊断和流程,缩短诊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更好服务淋巴水肿患者。
“超级显微外科技术是时代发展中的一项颠覆性技术,随着人们需求变化,显微外科逐渐呈现跨学科、跨领域的趋势。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作为超显微技术之一,是我们手足外科一次质的飞跃。希望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能为百姓做点好事,为他们减少病痛和困扰。”郑有卯说。
供稿 | 恩泽医院手足外科 吴岱阳
编辑 | 小 南
责编 | 方永乐
审核 | 吴践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