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On call 24h,守护生命不打烊——吉大一院第二手术室单日辅助完成3例移植手术

2023-03-17 14:44

相比其他移植,心肺移植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挽救移植患者的生命,需要多团队、多学科的高水平协作。

自吉大一院正式获批心肺移植资质以来,心肺移植手术为患者送去了福音。3月12日,吉大一院第二手术室护理团队在24小时内顺利辅助完成1例心脏移植、2例肺移植,与此同时,紧急接诊了1例主动脉A型夹层破裂手术,患者术后均安返病房。第二手术室护理团队再一次经受住了时间紧、任务重、难度系数高的考验,出色完成手术任务,为医院移植事业发展做出护理人应有的贡献。

28351678922229989

(业务培训与术前讨论)

30121678922230226

(第二手术室王刚护士长术前、术中与手术专家、麻醉医生商讨配合技术流程)

3月12日7时,第二手术室接到配合移植手术的任务后,调配科室70%的工作人员准时到达科室,24小时待命。根据以往配合移植手术的经验,迅速成立专科及专职小组,从供体器官获取、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者习惯、到患者转运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人员分工。

37021678922230534

(供体器官获取小组顺利完成取供体任务)

7时30分,供体器官获取小组成员整装出发,顺利完成供体心脏、肺脏获取任务。

44721678922230666

(心脏移植团队手术进行中)

8时27分,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第二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护送下进入手术间,由器官移植中心—心脏外科移植团队为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取出患者病变的心脏,并立即将刚刚获取的心脏植入。术中,第二手术室护士默契配合,“前有穿针人,后有引线者”,护理团队对缝线大小的选择、缝线走势和术者使用习惯熟记于心,历时4小时,供心恢复窦性节律,成功复跳,心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31991678922231123

(肺移植团队手术进行中)

10时25分,第二手术室2名巡回护士将患者由病房护送至手术间内,由器官移植中心—胸外二科肺移植团队为患者实施肺移植手术。肺移植作为挽救重度肺功能损伤的最后“救命稻草”,通过手术方法将同种异体的健康肺植入体内,借此来取代丧失功能的病肺。手术精确度要求非常高,从供、受体大小的选择到术中血管、气管的缝合,需要进行精确的对比计算,避免术后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此外,从解剖角度讲,气管与外界相通,给原本无菌的手术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护理团队对手术间和手术台的无菌管理必须做到极致。历时6小时,肺移植手术圆满完成。

第一例肺移植完成3小时后,团队再次接到任务,一位间质性肺纤维化的患者需马上进行移植手术。21时10分,第二例肺移植患者进入手术间,手术于次日凌晨2点结束,肺移植团队在24小时内成功为两名患者带来新生。

65291678922231323

(刘彬院长祝贺移植团队手术成功)

相比其他移植,心肺移植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挽救移植患者的生命,需要多团队、多学科的高水平协作。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第二手术室护理团队殚精竭虑,争分夺秒,与外科医生、麻醉医生等多方紧密配合、无缝衔接,每一项决定都力保最科学,每一步操作都小心谨慎,这一步步坚持的背后,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是不言放弃的毅力,是生命至上的承诺。 第二手术室自成立以来,三、四级手术占比75%以上,在院领导的统筹下,在护理部的引领下,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第二手术室从建科之初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青年队伍,发展至今成为人人有专长,术业有专攻,重大手术人人发挥作用、新技术人人熟练掌握的新局面,不断提升科室人员专科能力、科研水平、教学本领,全力助推医院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践行白求恩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围绕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医院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END

来源丨第二手术室 提交丨唐慧峰 科室审阅丨王刚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吉大一院,护理,心肺移植,器官移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