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晚上刷手机,究竟有什么危害?

2023-03-15 15:10

所以,当务之急是尽量减少夜间暴露在人工光源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本已接触了大量的人工光源照明的情况下,光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还有夜间长时间看手机的习惯,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

为了放松一整天的疲惫,我们都习惯于夜间躺在床上看手机,刷朋友圈、刷视频、刷新闻,有时不知不觉2个小时过去了。然而研究发现,这段“手机时间”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2022年8月31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论文证实:经常暴露在手机、平板的蓝光中,可能会加速衰老过程,也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加速衰老

研究人员比较了暴露在蓝光下两周的果蝇和处于完全黑暗环境的果蝇的代谢物水平,发现生活在持续黑暗中的果蝇比暴露在光照下的果蝇寿命更长。

通过对果蝇大脑细胞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暴露在蓝光下的果蝇,代谢物琥珀酸盐的水平增加了,而谷氨酸的水平下降了。研究指出,低水平的谷氨酸可能导致大脑功能下降,破坏大脑稳态,并导致过早衰老。

LED已成为手机、电脑和电视等显示屏以及环境照明的主要照明,因此,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都会暴露在蓝光中,蓝光对人类有潜在的负面影响,这点也需要市政环境部门注意。

反之,避免过度暴露于蓝光中,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抗衰老策略。

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对健康成年人而言,夜间光照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佳,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获取能量。胰腺相应地就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糖就会上升,所以,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症和2型糖尿病 。同时,会破坏昼夜节律计时系统,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光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系列神经核团传递信号,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直接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

说明人造光源会增加机体代谢负担。本来昼夜节律就会造成夜间人体的糖代谢能力相较白天更低,因此在夜间同时有光暴露的条件下,“雪上加霜”使人体血糖代谢能力最差。

现代社会中,人类长时间的在夜间暴露于人造光源之下,加上现代人夜间饮食习惯给机体带来双重代谢负担,进而可能诱发代谢疾病。大量公共卫生学证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最近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涉及近10万人的研究显示,夜间长期暴露于人造光下会增加血糖紊乱及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多种癌症患病风险增加

暴露于夜间人造光(LAN)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据研究可使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7%。还会增加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人造光源还会增加夜班工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2021年2月8日,一项大型队列研究选取了464,371名参与者,在这些参与者中,研究人员发现人造光(LAN)与甲状腺癌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

所以,当务之急是尽量减少夜间暴露在人工光源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本已接触了大量的人工光源照明的情况下,光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还有夜间长时间看手机的习惯,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糖尿病,胰岛素,血糖,暴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