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创新 | 北京医院骨科使用国产机器人成功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张耀南使用国产机器人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近日,患有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罗女士在北京医院骨科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年过70的罗女士因多年的右膝关节肿痛明显加重,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慕名前来我院骨科寻求帮助。骨科关节组张耀南主任医师团队在全面评估罗女士病情并征得其同意后,创新性地用国产机器人协同医疗技术,成功实施了北京医院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罗女士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恢复良好,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手术分级中属于难度系数等级最高的4级,这就意味着无论手术方式、手术工具还是手术流程相对复杂,传统的术式对术者主观经验要求较高,在截骨环节给手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谋定而后动。在手术前的精心准备中,张耀南综合考量了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头质量以及CT扫描三维重建后的患者骨骼形态、解剖标志、力线平衡等个体化特征,并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出患者三维角度的畸形范围以及内翻外翻前屈程度,据此制定出了针对患者“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手术中,张耀南提前将数据指令输入到机器人助手系统内。机器人助手依据数据指令将刀具送至各个截骨平面并精准锁定三维位置,确保截骨位置与术前规划完全一致,实现“所见即所得”。同时,截骨环节中,张耀南团队还需对软组织平衡情况进行实时确认与调整,机器人则通过测量出的关节间隙数据更快捷地辅助医生在术中调整方案。
“医生既要有丰富的既往临床手术经验,还要充分了解所用机器人的特性,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假体,借助机器人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计算和结果处理,并在手术当中随时借助机器人的数据对手术的结果做出细微的调整。” 有了智能机器人稳定可靠的赋能,张耀南认为其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得到更好地施展,有效提升了临床效率和手术质量。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北京医院骨科关节组团队积极探索临床新路径、创新开拓精准医疗新思路、迈向智能医学新阶段的标志。“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骨科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追踪并掌握新技术,更好地造福患者。”张耀南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已在我院骨科的多个专业内开展并应用,新探索和新实践不断涌现。北京医院骨科关节组将借助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从每位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临床痛点和难点,帮助患者实现个性化的精准诊疗和快速康复,构筑骨科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同时,努力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从国家科技发展中不断受益!
撰稿:骨科
审校:骨科 文良元
宣传处 孔竞 孟令芸
主编:孔竞 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宣传处 吴一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