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放射科2022年工作巡礼
北京医院放射科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委单位、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委单位,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高平台,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2021年度,在复旦版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列第17名。
1. 团结奋斗,全力救治
2022年,放射科全体人员履职尽责,携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救治最前沿。面对检查数量的大幅波动,放射科不断优化工作流程,采取错峰检查、周六日预约、分时段预约,一系列举措保障了各项救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特别是年底,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院影像学检查需求激增,急诊CT检查量增加了3倍以上。放射科全员快速响应,千方百计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技师团队迎难而上,人转机不停,夜以继日;医生团队重心下沉,取消专业分组,专家全部下沉一线。出具报告始终坚持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充分发挥影像学“侦查哨兵”的作用,为重症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2. 矢志创新,护佑健康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冠心病评估的需求,放射科积极开展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A检查。相较于传统的冠状动脉DSA及CTA检查,这项检查无创伤、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安全性较高,尤其适用于冠心病低风险人群健康体检,以及临床肾功能不全、儿童、孕妇及碘对比剂过敏等特殊患者的冠状动脉评估。
由于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A检查对操作及诊断要求高,为了顺利实施此项新技术,让患者尽早受益,放射科进行了大量前期培训及准备工作。2022年8月份至今已完成检查300余例,积累大量经验,广受临床好评,为冠心病评估及筛查提供新的检查模态。
2022年,放射科持续开展磁共振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癌、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柔性减影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双能CT痛风石诊断、头颈斑块高分辨率MR等凸显前瞻性的临床应用技术,并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诸多前沿临床影像及实践中进行相关探索。
其中,磁共振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填补了亚洲空白技术,目前为国内唯一可开展该项技术的应用;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癌、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少数几家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之一。
3. 科教共进,引领发展
2022年,科室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项目应用DXI平台的高级弥散成像联合磁化率成像的扫描方案,从结构、功能以及分子成像水平系统性评估帕金森病,期望找到帕金森病高级弥散与磁化率成像特征参数,内源性解释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进而建立帕金森病诊断与病情评估的智能化诊断模型。
此外,科室还获批北京医院国家高水平医院专项临床研究“助航”项目1项。全年发表SCI文章10篇,含Q1区文章4篇,核心期刊文章11篇,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开展深入研究与突破探索。
科室重视青年学生的培养,通过文献阅读、住院医师小讲课、英语早读片等形式为青年学术的业务成长打下良好基础。2022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共16人,其中3人获年度一等奖学金、2人获三等奖学金。接收外院进修医生5人。
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利用互联网+技术,放射科坚持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脑卒中MDT诊疗新进展”及“全国体部影像诊断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学习班”,课程内容突出专业进展和临床应用,推广临床适宜技术、先进的影像诊断方法,助力基层提高诊疗水平。其中参加学习班的学员超过了3.5万人次,提升了专业影响力,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及发展。
2022年,北京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还承担了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卓越项目建设。此次入选,既是对北京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综合能力的肯定,也为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4. 打造学习型科室,形成人才“雁阵格局”
科室在亚专科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神经、骨肌、心胸、腹盆、介入等亚专科建设齐头并进,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多层次、立体化,打造学习型科室。科室坚持锚定放射学各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紧盯国际国内诊疗标准的更新,及时融入临床诊断的工作实践中。每天坚持早读片,对前一天疑难病例进行解读研讨;每周进行全科大读片及英语沙龙,对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系统性学习提升,提高医学英语听说能力;每月进行文献阅读,对高分科研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及学习,提升科研思维及文献写作水平。
“头雁”引领,“雁阵”齐飞。陈敏主任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委,宋焱、陈涓、李春媚3位副主任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头颈学组委员及青年学组副组长。放射科8人进入中华放射学分会、14人进入北京放射学分会多个专业学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京医院放射科历经几代人奋斗,已跻身国内放射学一流科室。未来,科室全体成员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打造国内一流的老年影像医学中心而不懈奋斗。
撰稿:放射科 代静文 李春媚
审校:放射科 陈敏 宣传处 孔竞 孟令芸
主编:孔竞
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宣传处 吴一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