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促进医工创新交流!CCI创新学院第七期第四站圆满结束

2023-03-19 16:44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两天的创新培训在学员们与导师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圆满结束,学员们将带着新的启发上路,继续为心血管领域创新发展献一份智,尽一份力。

春幡春胜,万物进发,花草生香,创新意浓。 3月11日-12日,CCI创新学院第七期第四站为期一天半的创新培训在北京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投资人等各领域的创新学员济济一堂,开启第二阶段的创新学习。

45021678749216021

现场学员合影 此站学习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丰富的创新知识,创新授课兼顾经验与实践的结合;创新门诊“对症下药”,精准诊治创新“疑难杂症”;高校交流近距离参访创新中心,感受高精尖工程技术的力量。本站培训由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雳教授开场致辞并主持后续环节。

1621678749216702

沈雳教授主持

创新授课

创新实践经验谈

本站培训以三位导师的创新授课拉开序幕,内容精彩纷呈,为学员们传授最新创新实践经验,稳扎创新根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欧阳晨曦教授从医生视角出发,分享了如何做好新时代下的医疗创新。在详细分析了医生创业优势和不足之处后,他指出了现代医学存在的问题和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基于创新案例分享了医疗创新中的研究工作和重要环节。他表示,转化医学教育和培训应从大学抓起,贯穿在每个医生经历的不同时期,培养专业的转化医学管理人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院办主任、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讲述了基于临床医院的科技创新转化及实践。他从北美主要研究与医疗机构技术转移情况,分享了科技创新的启示,并从北医三院创新转化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其发展规模、重点学科、创新平台、战略定位、研究新模式空间保障、转化成果、平台建设、工作成效以及组织体系等情况。 围绕临床需求到医工融合的创新之路,CCI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晨光教授介绍了冠状动脉影像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基于冠脉造影的无导丝FFR系统(QFR)。他系统讲述了CMD的诊断方法、评估方法以及测量方式,以及基于造影AccuIMR®计算的临床验证和对比研究,并介绍了项目立项依据、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前期工作基础等内容。 
77311678749216969

62611678749217545

70811678749217815

创新门诊

精准“诊疗”创新症

为助力学员创新项目顺利转化,CCI创新学院第七期第二阶段学习以实践为核心,围绕项目转化设置创新门诊,对创新项目进行精准辅导。 根据评选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创新门诊设置政策解读、专利分析、临床意见咨询、临床方案设计、样机制作等五大门诊。每个门诊邀请1-2位行业专家作为导师针对项目转化需求进行专业答疑和指导,提供转化方法和解决方案。 3月11日下午,创新门诊火热进行,在CCI学术培训部部长、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执行秘书长张宁,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知识产权总监李芳,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雳,CCI对外交流部部长裴志强,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生物统计部主任阎小妍,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刘全川,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机械工程师任鸿彬等7位导师们的引导和指引下,学员们为解决各自创新项目的“疑难杂症”,主动提问,踊跃交流,阐述各自项目的问题以及自己在转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导师们有的放矢,精心解答,基于各自的专业知识积极满足学员们的各种需求。 本次门诊以前期转化工作为主,进一步帮助学员们拨开了创新转化过程中的迷雾,保障创新项目继续在转化之路上前行。 

88921678749218024

44521678749218257

14471678749218436

59761678749218665

22381678749218828

此外,本站培训还设置了ChatGPT主题沙龙。在CCI副秘书长、医工协作部部长吴轶喆教授主持下,沙龙将创新学员分成2组,围绕ChatGPT在临床医学或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场景、提供的解决方案、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境展开讨论。学员们创新之思如泉涌,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激烈“交锋”,拓展新场景,迸发新思路,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94881678749218985

吴轶喆教授主持

28271678749219149

59781678749219308

52151678749219465

55601678749219582

58701678749219696

31711678749219868

高校交流

医工结合促创新

为了促进医疗器械应用端与技术科研端的融合,3月12日上午,CCI创新学院第七期学员们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进行参访和交流。

99731678749220030

高校交流现场合影

CCI创新学院校长葛均波院士致辞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明朗,支持重点实验室的思路更加明确。我国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成果转化整体效能,未来一段时间,科技成果转化将成为我国主要着力点,同时重视“特长生”的发展,优先解决我国关键领域卡脖子的技术。 他认为,学科交叉和医工结合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医生作为临床需求的提出者和医学创新的深度参与者,最了解临床最真实信息,是医工结合的主体,而只有把科学原理应用到技术与转化上才能真正解决生命科学所遇到的问题。他希望在各位医产学研资等多方主体努力下,共同促进医工交叉、医工结合,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探索出属于中国医疗器械创新转化的新模式。 26961678749220354

葛均波院士致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院长表示,葛均波院士打通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创新转化链条,完成了从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到医疗器械转化应用和推广的创新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可参考与学习的创新示范,并开展泛血管疾病研究,对心脑血管甚至医疗健康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他指出,CCI创新学院坚持以心血管领域创新转化为重点,以医工结合为路径,实实在在提升了学员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准,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同时他也希望,未来可以与CCI一起,为医学创新转化贡献北航力量。
5101678749220559

樊瑜波院长致辞 在樊瑜波院长的带领下,学员们近距离参观了中心实验室生物制造工程、生物力学、康复工程、生物医学信息与仪器、生物材料、组织与细胞工程等各领域研究平台,进一步了解了北航医工结合的基本情况及医学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工作和成果。

88601678749220722

85681678749220899

89861678749221058

98791678749221233

参观结束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王丽珍以生物力学与植介入医疗器械为主题,介绍了生物力学的意义、现状及其团队的相关研究,并依据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沿和问题挑战,详细了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相关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陈增胜分享了血流动力学在血泵、膜肺和插管研发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异种移植、ECMO和人工心脏等几种心脏衰竭的治疗方式,其中重点讲解了ECMO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15561678749221408

79631678749221550

王丽珍和陈增胜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学员们围绕“医学与工程”在心血管诊疗的有机融合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激烈交流,踊跃发言,导师们积极参与讨论,解答学员们的问题。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两天的创新培训在学员们与导师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圆满结束,学员们将带着新的启发上路,继续为心血管领域创新发展献一份智,尽一份力。

89281678749221657

22791678749221802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期策划 :沈雳 本文作者 :黄章玉 后期制作 :黄章玉

3480167874922188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创新学院,医疗器械,CCI,心血管,医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