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球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其中,DVT占VTE的90%。尽管多数DVT具有隐匿性,可自行消退,但当栓子脱落并阻塞主要器官狭窄静脉时,会危害患者生命。神经外科常收治脑出血、脑损伤等疾病患者。由于抗凝会导致出血性疾病复发,医生在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相对保守,可能增加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风险。针对神经外科患者DVT的研究较多,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6%~41.9%,差异较大。本研究对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制定神经外科患者DVT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非实验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01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 762篇,经过去重,阅读题目、摘要和全文以及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43篇。其中:中文文献18篇,英文文献25篇。43篇文献中:病例对照研究39篇,队列研究4篇;合计样本量为258 873例。38篇文献NOS质量评价得分为6分,5篇文献NOS质量评价得分为7分,纳入文献质量较高。
Meta分析结果
02神经外科患者DVT总发生率
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9%,P<0.05,提示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患者DVT总发生率为16%[95%CI(0.15,0.17)]。经敏感性分析发现,DVT发生率波动在15%~18%之间,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无影响,前后结果无结论性差异,结果较稳健。
不同国家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亚组分析
为进一步寻找异质性来源,将纳入研究按国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27%[95%CI(0.22,0.32)],国外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10%[95%CI(0.08,0.1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和国外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波动范围分别为25%~28%、8%~10%,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无影响,前后结果无结论性差异,结果较稳健。
不同科室患者DVT发生率亚组分析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DVT发生率为20%[95%CI(0.12,0.29)],普通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19%[95%CI(0.16,0.2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波动范围分别为18%~23%、17%~20%,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无影响,前后结果无结论性差异,结果较稳健。
不同疾病类型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亚组分析
将纳入研究涉及疾病分为颅脑创伤、颅脑肿瘤和脑出血3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颅脑创伤患者DVT发生率为18%[95%CI(0.11,0.25)],颅脑肿瘤患者DVT发生率为16%[95%CI(0.11,0.22)],脑出血患者DVT发生率为25%[95%CI(0.10,0.4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疾病类型的DVT发生率波动范围分别为14%~20%、13%~18%、15%~29%,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无影响,前后结果无结论性差异,结果较稳健。
不同资料来源年份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亚组分析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999年-2011年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11%[95%CI(0.07,0.14)],2012年-2016年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17%[95%CI(0.12,0.23)],2017年-2021年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为29%[95%CI(0.22,0.37)]。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1999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2021年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波动范围分别为10%~12%、15%~19%、28%~31%,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无影响,前后结果无结论性差异,结果较稳健。
03发表偏倚
漏斗图显示,大部分研究均匀分散在两侧,表明本研究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较低。
建议
(1)将神经外科列为DVT动态评估与监测重点科室;
(2)加强医护人员DVT预防与管理培训;
(3)强化DVT防治工作的督导和规范化管理;
(4)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常规实施DVT预防措施;
(5)制订神经外科患者DVT预防和管理本土化指南,总结神经外科患者DVT防治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实际给出推荐建议;
(6)医院管理者应充分发挥领导力作用,积极为证据转化和应用营造组织文化氛围,并组建循证专业团队,指导证据转化与应用;
(7)医院管理者从医疗和护理层面入手,建立DVT早期预防和管理机制,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DVT标准化评估流程,实现DVT自动化评估,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措施落实依从性。此外,还应针对DVT风险预警、评估表单、诊疗流程等重点环节,完善相应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孙卫格等
文章刊期:2023年第2期
图文编辑:任红霞、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