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和精力的投入也必须基于团队的特长,才能让成功概率更高。
任何结论都受认知所局限,包括我今天的想法和分析。对于未知我有保持敬畏。对于被打脸,我也是有准备的。
从事糖尿病行业如何定位?
关于定位和领域划分,大健康产业可以用三个颜色来区分:绿色、橙色和红色,红色代表疾病治疗;橙色代表保健养生;绿色代表生活消费类。
1.治病,代表色:红色
医疗+医药,从疾病治疗的角度,或者叫严肃医疗。涉及到检查、诊断、用药、干预(保守治疗和手术)等。
患者一般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医学及时干预的阶段。
主要产品:药品、器械、试剂、比如血糖仪、生化检测设备等
2.养生保健,代表色,橙色。
保健品、特医食品、膳食用药补充剂、逆转服务等从健康管理、营养学、功能医学、生活方式医学等角度。
还不能叫患者,或者叫亚健康人群。指标或者身体有一定的征兆,但是临床症状不明显,也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包括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不佳、或者某个健康指标异常等。而2型糖尿病大部分时间内也处于这种状态,不需要医学紧急干预。
主要服务和产品:特医食品、保健品、功能型非药物产品,逆转缓解服务等。
特点:非刚需低频,服务和产品价格可能也较高。
3.消费级,生活方式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代表色:绿色
主要产品和服务:日常食品的功能化改造,包括食品、饮料、餐食、烘焙食品等。
其实主要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包括身体健康者、也包括亚健康人群,当然也包括糖友。
特点:刚需高频,但价格要比较亲民。
趋势
趋势1:预防为中心的健康卫生政策,老龄化和慢病高发带来的医保和医疗支出压力。健康中国的政策号召。迫使从医疗端,减少费用支出,尤其是药品费用,增加治疗服务收费。
趋势2:医疗机构包括医生收入模式的转变,收入组成将更多来自医疗服务,而非药品。
趋势3:食品健康化的趋势,尤其是减糖、低碳水相关领域。一些植物提取物、益生菌、药食两用产品将有可能逐渐地替代传统的饮食模式。
逆转服务的分析
逆转能够帮助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为他们减少未来的健康挑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长预期寿命,提升生命品质。
在国家预防为中心的卫生政策趋势下,医生需要面对这种转型,可通过逆转服务的增值来获得更多的个人收入和价值体现。
存在如下问题:1. 重服务,重营销,需要教育客户才能买单(目前是这样,或许将来从专家共识到患者共识);2. 低准入门槛,医生、营养师、健管师乃至护士、中医师。基本上想做都能做。3. 难以规模化复制,因为服务太重,管理的患者周期长,规模化较难。
突破方法:教育(线上降低成本)+饮食(正确的饮食得到坚持)+社群运动(群体压力)
如何定位?
红色医疗:药品最好有博士级的灵魂创始人和药品研发积累;医疗机构则最好有临床医生,副主任以上的医生作为创始人重度参与;
橙色医疗:结合自身特点,除了相关的研发和专业服务人员之外,还要和营销大牛形成团队配合;因为这项业务的本质考验是营销能力,品牌的塑造能力和交付能力。但这类服务或产品不尴不尬,没有成熟的渠道体系,而且流量获取成本和客户教育成本都非常高。
绿色治疗以医疗健康的理念与技术做消费类产品。譬如功能性食品零食化、主食化和餐饮化的趋势。
最尴尬的橙色医疗
目前还没有见到上市的纯粹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公司,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智云健康。其本质也是产品销售。数字化疗法公司有可能会有多家上市公司上市,但数字化疗法本身是将服务产品化、将数字产品标准化,不受制于人的因素,才可能实现营收规模化。
而且老百姓为服务付费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在中国的消费文化氛围下,老百姓对于产品的认知要远远高于服务。
跟健康服务有点类似的还有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和其他定位功效型、价格较高的食品(本质依然是食品),由于食品不能宣传功效,宣传的途径较少,其次没有特别成熟的渠道,或者说大部分渠道不太接受。除了汤臣倍健和澳洲斯维斯这种性价比高的品牌产品。
这是我们目前的结论,当然有好团队和资金支撑,没有什么不能做成的。然而,资金和精力的投入也必须基于团队的特长,才能让成功概率更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