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敖虎山: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医疗健康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敖虎山
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医疗健康保障水平
资金和人才短缺、服务效果不能满足服务的需求是目前乡村医疗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下,乡村医疗服务工作通常按服务数量收费,较少关注结果。即根据所提供医疗服务数量支付医保资金和获取报酬,更多关注过程,不能真正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其次,因人才短缺严重,乡村医疗的服务质量不容乐观。由于目前的付费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价值,较低的待遇、缺少获得感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难以留住更多更好的医疗人才在农村,制约了乡村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乡村医疗投入的医保资金在疾病预防方面发挥作用有限。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增加30元和5元。但调研发现,每年国家投入的经费更多用于治疗环节,在将健康关口前移、加强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大部分农民居民健康意识薄弱,有病不看或小病拖成大病的不在少数,进一步给医保资金和乡村振兴带来较大压力。
将“价值医疗”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乡村医疗服务,或可探索新时期乡村健康建设新路径。“价值医疗”概念,是一种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以获得健康效果从而获取报酬的保健方法。即以结果为导向,在一定成本下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以患病率、住院率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以奖代补,与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效率挂钩,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改变付费模式,从过去以服务数量付费,变为以服务结果付费,即以是否降低人群发病率、慢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以及是否改变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等指标考核基层医务人员,并确定相应支付额度和报酬。比如安徽省霍山县成立紧密型医共体,统一管理乡村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并通过测算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结果和所需成本,考核基层医务人员对服务范围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的结果,是否最大程度地减少慢病患者各种并发症、降低住院率等。改革后,以往的敷衍服务变成贴心服务,为完成任务而象征性开展的血糖和血压监测变成保姆式的全程动态监测服务和提醒,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大大提高。2021年,霍山县慢病并发症没有增长,住院人次同时下降2.3%,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工资分别提高25%、30%,全县医保资金从2020年的缺口1100万元变为2022年的零缺口,取得了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的好成绩。
充分发挥远程医疗作用,开展健康教育和远程诊疗,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以村卫生室和农村居民的移动终端为载体,充分运用现代远程医疗技术和设备,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包括用药常识、慢病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常用急救技术等,让村民在村卫生室和家中均能了解健康知识,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将服务向预防倾斜,守好健康第一关。
发挥各方力量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卫生能力建设打开新局面。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成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并推广。同时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医疗专业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推进改革创新落实生效。
编辑:王依依
审核:孔令敏 张士国
制作:中小卫3号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