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鲁港城到东海之滨 | 跨越1200公里,寻找那盏不灭的“灯”
3月9日早上,台州恩泽医院对面的富通家园小区,吃完早餐后李艾青(化名)在爱人的陪伴下,来到小区广场,时而眺望远处的青山,时而欣赏绽放的花朵……
“再过10天,我又可以住院接受第二个周期的化疗了,虽然过程很长,但我很有信心,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积极配合医生。”李艾青笑着说。
01 查出肺癌
李艾青今年63岁,是山东烟台人。一年前的2022年4月,李艾青因长期胸闷、咳嗽去当地医院就诊,被告知是小细胞肺癌。
“怎么会是肺癌?!”这一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一般,将李艾青全家人卷入噩梦中。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目前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我们在网上也查了,这种病非常难治”,李艾青的儿子王小京(化名)说。
既然生病了,就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从2022年5月开始,李艾青开始接受化疗治疗,前后化疗六期,花费数万元。
02 病情恶化
李艾青和家人本以为通过化疗后,病情会得到很好控制。 可命运仿佛再次开了个玩笑,在一次复查中,医生发现李艾青的病情有所进展,病灶发生了转移。 这就说明前期的化疗治疗没有达到预期。 怎么办?一边是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边是效果不佳的治疗方案。 李艾青一家人再次陷入悲观无望的情绪中。
03 望见“灯塔”
正当李艾青家人求医无路、举手无措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小京听朋友说起,远在浙江台州的恩泽医院正在开展药物临床试验(GCP)。 医院招募小细胞肺癌的志愿者,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肺癌治疗手段,并且能为患者提供全程免费治疗。 一听如此,王小京马上为母亲报了名。 “家里这边已经没有办法了,既然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治疗,路途再远我们也要去。”信心满满的王小京说。
04 踏上1200公里的希望之旅
2023年春节刚过,李艾青一家背上行囊,坐上了开往浙江台州的动车,南北纵跨1200公里,来到了台州恩泽医院。 在恩泽医院,李艾青找到了正在坐诊的黄晶医生。 听了李艾青的遭遇和舍近求远的求医经历后,黄晶非常感动,当即为她办理了入院手续。
药物临床试验对受试者的筛查十分严格。
入院后,经过前期的仔细检查,李艾青因为血液指标不符合标准而未能入选,后身体指标好转后,才正式加入该试验项目。
05 治疗方案
2月28日,在医生的指导下,李艾青开始使用新的治疗方案——HTMC0435片联合标准二线治疗。 HTMC0435片是一种PARP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在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领域已被充分验证有效性与安全性。 而此次研究,正是为了扩大此药的适应症,为给其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支撑。
“传统方案在李艾青身上效果不好且副作用大,新方案能带来更多希望,并且患者经济负担也会减轻。”黄晶说。
目前,李艾青已经完成第一期的化疗。
“根据病情,李艾青估计会要接受4-6个化疗周期,希望能带来好的预后。”黄晶说。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牢牢把握”,王小京说。
什么是药物临床试验?
据了解,药物临床试验(GCP)是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新药上市的必经之路。
有人可能会有担心,那岂不是用人体当“小白鼠”吗?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参与肺癌临床药物试验的受试对象是经过严格的筛选,通常是市面上的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老路走不通,而参加项目可以提前获取新药使用机会。这种药通常十分昂贵,在这还能免费使用,因此对受试者来说是一线生机。
其次,到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是已经在实验室得到过充分验证,安全性是有一定保障的。
最后,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的必经之路。唯有通过临床试验,新的药物才能获批上市,接着才有可能被纳入医保,最后才能以平民的价格带到患者手中。
“药物临床试验全程接受国家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必须在尊重受试者意愿、保障受试者充分利益的前提下开展,药物试验的核心是患者,伦理的角度就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试验过程中但凡有一点变动都要用伦理去反复验证。”恩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吕冬青说。 台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
筛选诊间
心电图室
采血室
监察办公区
多功能室
办公区
浙江省台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2012年10月15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资格认定,2017年5月19通过机构复核检查,目前共有骨科、心血管、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18个专业组。 其中,呼吸专业组是最早一批认证的专业,目前共有备案PI五位:吴小脉、吕冬青、冯加喜、徐有祖、何苏苏,主要涉及的病种为肺癌、COPD、哮喘、肺部感染等。
END
供稿 | 方永乐 肖佳琦
编辑 | 肖佳琦
责编 | 方永乐
审核 | 吴践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