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谁给了他一线生机?

2023-03-11 14:4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重症医学和康复团队精心照顾下,老洪病情一步步好转,状态一点一点变好,逐渐撤除呼吸机及气管插管,以及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

对于64岁的老洪来说,2022年底,他过得很艰难,200斤的他,却被微米大小的病毒和细菌打得溃不成军,住进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了救命神器ECMO,靠着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才反败为胜,战胜病毒。

危在旦夕——大白肺、多重耐药菌感染……

老洪今年64岁,去年12月底,他肺部感染,发热伴咳嗽咳痰,出现呼吸困难,赶紧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情进展很快,老洪都喘不过气来,出现休克的状态。CT检查显示,老洪的双肺被病毒糟蹋得一片狼藉,呈现出一大片白色。

病变累及整个肺部,出现了我们俗称的大白肺,也就是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严重缺氧的老洪在呼吸机给予100%纯氧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仅为88%左右,全身多个脏器也因为缺氧出现了障碍。

更糟糕的是,他还感染了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沟肠肝菌等多重耐药菌,出现了脓毒血症。

老洪的生命处于风雨飘摇中。

放大招——“终极武器”ECMO上阵

1月3日他被紧急转到重症医学科。此时,常规治疗手段已经无法维持老洪生命,需要动用ICU“终极武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人工心肺机)。

ECMO把老洪不堪重负的肺暂时”替换掉”,让老洪先“活下来“,为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

41771678490246825

重症团队紧密配合,短短20分钟ECMO机便运转起来。

35531678490247111

接着,重症医学科团队开展俯卧位通气、抗病毒、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措施。

俯卧位可以大大改善肺的通气血流促进肺复张,有助于改善老洪的氧和和临床预后。

    ——重症医学科卢桂阳副主任医师

在ECMO的帮助下,老洪的全身氧供得到恢复,二氧化碳分压也开始下降,为老洪的抢救争取了时间。

可是,要给200斤的老洪做俯卧位通气却很不容易。

老洪除了有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外,身上往往还有胃管、尿管,静脉通路等,不仅如此,还连接了心电图,测血压袖带,翻身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管路。

翻过来后还要固定好老洪的头部位置,防止气管插管弯折,给身体一些部位垫上枕头防止压迫损伤。

这些操作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及体力。

每天早上八点,重症医学科6-7名医护人员合力为老洪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下午16:00左右再翻回来。

不仅如此,重症团队24小时密切监护,随时“盯牢”老洪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动态调整流量、呼吸机参数。

58511678490247702

经过10天ECMO治疗,老洪的呼吸功能逐渐改善,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结合分析老洪的各项生命指标和呼吸机参数,1月12日,成功撤除ECMO。

重症康复 :让”活下来“到”活得好“

撤掉ECMO后,重症团队仍不敢松懈,继续进行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治疗,监测及维护各脏器功能以及稳定内环境等治疗。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老洪恢复受损的肺功能,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团队,每天教他做肢体和肺功能的康复锻炼。

通过手法和仪器对老洪进行适当的心肺和肢体功能锻炼,比如呼吸的吞咽功能训练、四肢肌力增强训练等。

在重症医学和康复团队精心照顾下,老洪病情一步步好转,状态一点一点变好,逐渐撤除呼吸机及气管插管,以及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

82041678490248011

82941678490248323

3月2日,老洪顺利出院。出院前,老洪家属特意送来锦旗,感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从生死一线将他们亲人拉回,使他重获新生。

现在的老洪,回到了家中,在继续康复的同时,也逐渐恢复了日常的生活,自由地呼吸、吃饭、行走~

END 品牌推广和媒体宣传部出品 

来源:重症医学科

审核:陈  雯

编辑:厦一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重症医学科,ECMO,呼吸机,俯卧位,通气,病毒,康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抱歉,今儿我缺席了~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赴我院调研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