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你以为他们来药企审计,实则却是卧底偷艺

2023-03-12 14:42   艾美达医药咨询

防不胜防,仿制药、中间品是重灾区。

遇到过经销商或者客户来咱们药企现场审计吗?我说的是不正经的那种,各种骚操作真让人防不胜防啊!

作为甲方来药企现场审计,其实是挺常见的,毕竟法规要求如此,哪怕双方再嫌麻烦,规定的流程还是要有的,像在公司有标识物的地方拍照等等,也是一些为了留底而为之。

但有些现场审计,实则就是来卧底偷技术的。这种情况,一般是甲方有了涉足原辅料、中间品的打算。甚至是先有了立项,再来签合同采购,继而光明正大的来审(偷)计(艺)。

人家已经成为甲方,你不能不准来现场审计,但这种审计同监管方的有很大差异。官方审计,往往是以质量的影响为导向,具体是看你是不是能保障整个体系合规运转,有没有哪些风险,有没有系统缺陷等等。

一般来说,正常的供应商审计也是同监管方差不多,不会在一些技术参数上磨性子。比如你某个工序加热温度是八十摄氏度十五分钟,只要你一直是这个工艺,没有变动,且也没有出现质量偏移,那么不会成为重点。而来卧底偷技术的,则不会这样,他会刨根问底,“为什么是八十摄氏度?高了会怎样?低了会怎样?低了能不能延长加热时间来弥补?”

你哪怕憋了一肚子骂人的话,诸如“这些你管得着吗?我工艺稳定,输出产品质量合格就好了。”但还是要一一解答,毕竟人家是甲方。

但有些偷工艺的,就做的过火了,有制药同行吐槽,遭遇了一次无间道。当时甲方安排了几个人来审计,中间过程甲方接了个电话,然后对话被陪同人员听到了。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这趟要多问参数,多问技术难点,毕竟我们也要马上做这个产品线了。万一被察觉了,再遇到这些技术难点,就不好问了。”

然后再看几位甲方,对应着条款外加生产工艺,一步步询问,而且对于设备、工艺参数等资料还进行拍照。一些参数的设定原因,也都问的极为细致。当然作为生产商,也不是傻子,只能提示对方,不要拍照。但架不住偷拍,你又没法搜身,也没法不准审计。等到了末次会议上,大篇幅的下缺陷项,各种大小问题都一一罗列,要你全部做出整改。

懂行的一看就清楚,这是来探底的,后面他们自己做产品时,就可以规避这些问题,现在问的细致,可以省去他们很多后期成本。这对于中药饮片以及仿制药领域,有较高的工艺重合率,属于卧底偷技术高发区。

作为被审计的药企能怎么做?

一,减少质量问题出现概率。

一般来说,现场审计有周期性,但如果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那么甲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来现场。

但这个不能避免,因为甲方如果铆足劲就是来审计,那么你的药品、饮片等等,采用鸡蛋里挑骨头那种方式,肯定能挑出问题来。

二,避免携带手机等拍摄设备进入。

比如进入车间等,可以要求将手机放到防爆箱之类的,对于洁净区也可以以“手机、饰品等个人用品不得带入”来限制。如果对方执意带入,那就以有污染生产环境的理由,谢绝进入。

这点也比较难,毕竟你做生产的怕对方偷技术,做销售的怕对方趁机废掉订单。就看高层心态了,到底如何来平衡丢订单和丢工艺。

三,避免动态生产时接受审计。

很多东西只有在现场才容易看到和想到,那我努力做到让你看不到生产过程。

这点也比较难,比如对方明确要求我要在动态下审计,考虑到订单,未必有实力来推辞。

四,审计前明确哪些地方禁止拍照或摘抄记录。

很多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些难点和关键点。这些步骤处理不好,那就很难做出合格的药品,避免这些关键被窃密,是重点。

这点难在无法杜绝对方用脑子记下来,尤其是对方就是为了这几个点而来的时候,往往看几个参数就抓住了重点,迅速记住。

对于制药行业而言,质量指标往往是公开透明的,比如在药典等文件上有记录。但涉及到生产,则各有各的做法,像这种偷技术的行为,非常令人不齿。但也非常难以杜绝,毕竟还可以通过挖人的方式来窃取技术。哪怕你有竞业协议也未必有效果,不用挖研发总监、生产负责人这种级别,挖主管、车间主任,乃至小组长也可以达到窃密。这是药品生产型企业的一个守业难点,或许如何让员工有足够的归属感和经济来源,来抵御外界诱惑,才是保住技术工艺的核心操作。

声明:本文由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艾美达医药咨询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老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企,偷艺,卧底,审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