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入“气”途,一探究“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紧急救治气道内异物患者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紧急救治一例气道内异物患者,5分钟让患者解除梗阻、顺畅呼吸,全程无痛苦、零损伤,恢复良好。
34岁的小伙赵某吃饭时打喷嚏呛入异物,自觉咽喉异物感,伴有胸闷、气短,我院耳鼻喉科唐媛媛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为赵某行喉镜检查和胸部CT,喉镜检查未见异常,CT发现距声门约2cm处有一异物“横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赵龙副主任医师接到会诊电话后第一时间征得李恩成副主任意见,急诊完善胸部增强CT后将小伙收入病房,给予吸氧、预防抗感染等治疗。正值查房的王琪教授关注到小伙病情凶险,要求尽快急诊完成气管镜下异物取出。经验丰富的赵龙和李恩成两位医生根据胸部增强CT结果迅速做出异物取出方案,考虑到异物十分尖锐,嵌入气道壁较深,有划破气道甚至食管造成出血的风险,同时请麻醉科、胸外科协助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中,在麻醉科王琳、牛佳媛医生和孟艳护士的配合下,赵龙医生经口迅速插入电子支气管镜,此时发现患者声门充血水肿,过声门后2cm处竟有一个枣核嵌顿在气管开口,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且枣核表面较光滑,异物钳三次钳夹均滑落,在李恩成副主任的协助下,根据术前的综合研判,考虑先从右侧钳夹取出,让枣核“竖行”,大家齐心协力,经历了“三次钳夹而滑落”的困境后,多次调整异物钳角度最终将枣核连根拔起顺利取出,整个操作过程仅用时5分钟,术中未见出血。在袁媛医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术后第2天即恢复出院,解除梗阻、顺畅呼吸。
气道异物为临床常见急诊之一,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也可发生于老年人。气道异物是指食物或者异物(如豆子、花生米、小玩具等)进入、停留或嵌顿于气管、支气管内,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因右侧支气管管径较粗且陡直,故而异物常落入该侧支气管,若气管或两侧支气管受堵会引起窒息死亡。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要做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为气道异物梗阻进行现场急救;若急救无法奏效,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若支气管镜不能取出,应及早手术取出异物。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现已成功开展多个基于呼吸介入技术的肺部感染mNGS病原学诊断,肺部肿瘤诊断和分子诊断,气道肿物切除等项目,赵龙副主任医师曾赴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进修高阶呼吸介入技术,未来科室将进一步开展呼吸介入新技术,提升呼吸与危重症诊治水平,护佑滨城人民健康。
科室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合理的工作团队,以肺部肿瘤为专业方向,以呼吸介入技术为专科特色,现有医生1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学位占50%,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目前学科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肺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连市重点学科,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单位、辽宁省医学会内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科室在肺部肿瘤基础和临床领域取得重大成绩,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及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华夏医学及辽宁省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科室临床方面开展基于呼吸介入技术的肺部肿瘤诊疗和全程化管理,应用EBUS-TBNA技术明确肺部占位性质,实现肺癌精准分期,应用肺泡灌洗术对细胞进行印迹基因检测实现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开展硬质气管镜下高频电切、氩气刀、冷冻等技术实现气道内肿物切除,应用内科胸腔镜技术实现胸膜肿瘤诊断,同时科室为中华医学会肺癌千家医院成员单位,日间病房可实现晚期肺癌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及射频消融等肺癌综合治疗和全程化管理。
内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