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氯己定预防危重症病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效果的最佳证据总结
研究背景
在重症监护室内,由于病人频繁且长期插入高风险导管,故较常发生的院内感染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还增加医疗费用,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但有研究表明,50%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氯己定属于水溶性阳离子双胍物质,与带负电荷细菌的细胞壁结合,改变渗透平衡。因此,可抗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侵袭。当与皮肤接触后,具有残留活性,可抑制有机物快速再生,延长皮肤防腐时间,将其用于病人洗澡时,可起到杀灭细菌和减少医院内感染的作用。
证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为重症监护室侵入性插管病人;
②研究内容涉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③结局指标包括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等;
④文献类型包括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推荐实践、最佳实践等;
⑤语种为中文及英文。
排除标准
①研究对象年龄<2个月;
②文献类型为计划书或报告书;
③ 重复发表、信息不全或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
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根据设计类别分为5个等级(最高等级为1级,最低等级为5级);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和临床意义,分为A级(强推荐)、B级(弱推荐)
影响氯己定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效果的最佳证据总结
干预方式
1.若病人对氯己定没有变态反应,建议每日使用含氯己定的湿巾或含2%氯己定溶液全身擦拭,减少重症监护室病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推荐级别A级)
2.建议使用氯己定洗浴来减少重症监护室病人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推荐级别A级)
3.建议重症监护室病人每日行2%氯己定浸渍巾擦浴或4%氯己定溶液冲洗,均可有效预防血流感染,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推荐级别A级)
4.考虑到氯己定的长期活性,与洗浴相比,建议将溶液留在皮肤上,采用擦浴.(推荐级别B级)
干预频率
1.建议每天用氯己定给重症监护室病人擦拭或沐浴.(推荐级别A级)
干预时间
1.1.较长时间的干预可能是氯己定生物学效应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 (推荐级别A级)
2.即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洗必泰(CHG)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上仍可产生强大效果. (推荐级别B级)
3.氯己定干预时间的长短不足以认定是重症监护室病人感染率的影响因素.(推荐级别B级)
诊断标准
1. 2种诊断标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标准(CDC)和血培养阳性均可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情况做出诊断.(推荐级别A级)
2.仅将血培养阳性作为诊断标准,会减少真阳性事件.(推荐级别A级)
干预对象
1.早产或2岁以下的婴儿应谨慎使用2%氯己定擦浴,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确定擦浴部位和剂量,以最小浓度达到最大抑菌效果.(推荐级别B级)
2.年龄>2个月的重症监护室高感染风险病人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高的重症监护室病人,建议每日使用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进行擦浴;年龄<2个月的新生儿,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应慎用. (推荐级别B级)
3. 重症监护室内年龄>2个月的病人,建议每天使用2%氯己定擦浴或洗浴. (推荐级别A级)
干预场所
1. 不同重症监护室类型会对干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推荐级别B级)
2. 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相比其他重症监护室,可能具有更高的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推荐级别B级)
不良反应
1.个别病人氯己定擦浴后出现轻微的皮肤反应,停用后皮肤反应很快消退.(推荐级别A级)
2.氯己定洗浴的不良反应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评价,但出现不良反应是罕见的,其中皮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推荐级别B级)
3. 因为证据可信性较低,不能确定氯己定洗浴是否可以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是否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推荐级别B级)
(王转)
参考文献:
[1] 蔡莎莎,姚金兰。影响氯己定预防危重症病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效果的最佳证据总结[J],循证护理,2023,9(2):234-240.
[2] 王娟,马子英,张爱华,等.氯己定擦浴与洗浴预防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染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 2018,32(24):3884-3889.
[3] 王丽竹,李茜,张玉坤,等.ICU 患者氯己定擦浴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0,19(3):67-70 [4]孙建华,刘大为,王小亭,等.氯己定擦浴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 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 (2):148-15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