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卫生资格考试--临检部分(二十)
尿血红蛋白检查
正常人血浆中含有50mg/L游离血红蛋白,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有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血红蛋白超过非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则血浆中存在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当其量>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液排出。
检测方法:
1.湿化学法:常用领联甲苯胺
2.试带法:试带法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
假阳性:尿液中含对热不稳定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
假阴性:大量的维生素C或其他还原物质,甲醛
肌红蛋白尿和血红蛋白尿的区别:肌红蛋白Mb能溶于80%饱和硫酸铵,而血红蛋白不溶解。所以在隐血试验阳性的标本中加入硫酸铵使Mb溶解(血红蛋白和其他蛋白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再做隐血试验,仍为阳性,提示是肌红蛋白阳性。
尿本-周蛋白检查
本周蛋白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从尿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BJP)。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在pH4.9±0.1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时可再溶解,而温度减低至56℃左右,又可重新凝固。
检测方法:
1.热沉淀-溶解法:灵敏度不高,致使假阴性率高
2.蛋白电泳法:经醋酸纤维素膜电泳,BJP可在α2-γ球蛋白区带间出现“M”带
3免疫固定电泳:比区带电泳和免疫电泳更敏感。
临床意义:
1.多发性骨髓瘤:9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诊断时有血清M蛋白或尿M蛋白。
2.巨球蛋白血症
3.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4.其他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白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
检测方法:免疫浊度法、反射免疫法等
参考值:5-30mg/24h
临床意义: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尿肌红蛋白
肌肉组织受损时,肌红蛋白Mb可释放至细胞外进入血循环,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迅速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由肾排出。
检测方法:
1.隐血试验:Mb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能用尿隐血试验方法检出。
2.80%饱和硫酸铵法:在80%饱和硫酸铵条件下,Mb溶解,而Hb和其他蛋白沉淀。
3.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时最敏感、特异性高的方法,可作为确证试验,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Mb尿检查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
阵发性Mb尿:见于剧烈运动后
尿β2-微球蛋白
β2-M是体内除成熟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外,所有细胞表面,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人类白细胞抗原轻链蛋白组分。
临床意义:
b2-M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尿b2-M增高常提示早期肾小管损伤。
质量控制:
b2-M在pH5以下的酸性尿中极易分解破坏。
尿a1微球蛋白
a1微球蛋白广泛分布于体液及淋巴细胞表面
临床意义:
尿a1增高是反映和评价各种原因所致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发特异、灵敏指标。
a1微球蛋白与b2微球蛋白相比的优点
1a1-M不受恶性肿瘤的影响
2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结果更为可靠。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的糖皮质激素。8-10周达到高峰。HCG是唯一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的胎盘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母血,几乎不进入胎血循环。
HCG是由两个独立的非共价键相连肽链(a亚基和b亚基)组成的糖蛋白激素。HCGa亚基抗体均能与FSH、LH 、TSH的a亚基发生交叉反应,因此临床上均采用高效的b亚基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HCG检查。
检测方法: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ELISA法、免疫学法等。
质量控制:
1.标本宜采集晨尿
2.尿中LH、FSH、TSH可与HCG产生交叉反应,呈现假阳性。
临床意义:
1.早期妊娠诊断
2.不全流产:宫腔内还残留胎盘组织,HCG检查仍可呈阳性。
3.异位妊娠:只有60%-80%为阳性,异位妊娠HCG比正常妊娠要低【记忆】孕早期,做HCG的翻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