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增量、提质的过程激励,最终实现增效的良好效果,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形成规范化的诊疗习惯,让员工切实获得待遇提高,享受增效带来的丰硕成果。
目前,许多已经启动DRG/DIP的试点医院,虽然基本都能实现高比例入组,但也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窘况:
1、多做项目医保不买单,医院还要支付科室绩效,导致“增收不增效”,进入“双亏时代”。
2、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不但不能为医院带来效益,还要医院付出更大的成本。
3、高分值大病种数量少,医保的支付结算率低。
4、病种成本核算粗糙,支出难以控制在合理范围
如何在DRG/DIP付费改革中增收、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困扰许多医院管理者的一大难题。
DRG/DIP付费改革,对公立医院收入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DRG与DIP在计算医院工作量的方法上,大致是一样的,公式如下: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DRG采用固定费率法(PPS),DIP采用浮动费率法(FFS),DRG预先测算出当年的固定费率,所以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是固定的,费率是固定的,那么在DRG-PPS之下区域内的总工作量也是确定的。DIP采用的浮动费率法则是在年末进行清算,区域内医保金额固定,费率浮动,工作量无法确定。
要想搞清楚DRG/DIP对医院收入的影响,首先要分析它们对医院医保收入产生影响的22个因素。以DIP为例,我们运用“四象限”法,按照对医保收入的影响程度将这些因素分为四类。
从四象限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医院可以控制的提升医保收入的因素共有12个,分别是:
从上述因素不难看出,医院机构规模、患者数量、疾病严重程度、药品和耗材指数、收入结构、成本控制等,对医院能够获得多少DIP医保报销额度颇有影响。
如何提高DRG/DIP医保报销费用、增加医院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这些因素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制定解决方案。
DRG/DIP付费严控下医院实现收入增长的几种方式:
01诊疗能力提升
诊疗能力的提升,是每个医疗机构永恒的课题,它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的实力和资源,比如学科规划能力、资金支持能力、设备先进程度、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和教学水平等等,我们会在及今后的文章中陆续分享学科建设的相关内容。 学科建设是个持续周期长、消耗资源多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可能才会看到效果,对医院管理、财力、人力、物力都是不小的考验。但是,且不说医院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诊疗能力提升的硬件条件,单单人才引进和培养就是许多县级医院学科建设的“天花板”。
02优化收入结构
优化收入结构,是比较直接、快速的增收方式之一,具体方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① 降低药品收入占比在保证医疗安全及病症需求的前提下,医院需要不断降低药品收入占比,最终到达合理的西药、中成药收入结构。(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及多年研究经验,一般三甲综合医院西药、中成药合理收入占比范围为25-30%。)针对中草药,由于国家大力鼓励中医治疗并且中草药存在一定盈利空间,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鼓励中草药收入的增长。 ② 降低卫生材料收入占比低值易耗为不可收费项目,为了控制成本,医院需要杜绝出现低值易耗浪费情况。一般材料、高值耗材收入占比可以通过以耗用取代领用、建立护理站卫材盘点回收机制、手术室材料归入手术科室成本等方式进行降低。 ③ 合理提高检查检验收入占比检查检验收入作为医院收入成本率相对较低的收入,在合理检查的范围内,医院应积极提高检查检验收入,到达合理的检查检验收入占比。(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及多年研究经验,一般三甲医院合理的检查检验收入比例为23-25%。)检查检验收入占比可以通过开展新技术、完善检查检验项目等方式提高。 ④ 提高治疗收入占比治疗收入作为医院收入成本率最低的收入,医院应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收入占比,到达合理的治疗收入占比。(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及多年研究经验,一般三甲医院合理的治疗收入比例为15%以上。)治疗收入占比可以通过开展新项目、发展康复及中医治疗等方式提高。 ⑤ 提高手术费占比手术作为衡量医院外科能力标准的重要指标,提高手术费占比既能优化收入结构又能促进外科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及多年研究经验,一般三甲医院合理的手术费收入比例为6-9%。)
03调整绩效体系,转变激励方式,精细化成本控制
面对全新的DRG/DIP支付与监管模式,病组、病种分值成为了DRG/DIP支付的度量衡。以往将全院平均费用定额结算标准进行分科室设置定额目标的粗放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倒逼医院推行绩效管理变革。 变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提质,是要结合医院规模和功能定位,切实遵照医保付费政策要求,同时参照“国考”等外部考核标准,通过增量提质梯度绩效引导,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不是盲目扩大诊疗人次。 医院绩效的迭代升级需要下苦工,以收入驱动(增收)激励为主导向成本控制(增效)激励为主导转型,从事后成本核算向事前精准成本管控转型,从粗放的科室成本核算向精准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换转型。
通过增量、提质的过程激励,最终实现增效的良好效果,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形成规范化的诊疗习惯,让员工切实获得待遇提高,享受增效带来的丰硕成果。
04开拓自费项目,创新增量增收方式
医院想要破局DRG/DIP改革,实现增收,还有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根据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积极开拓自费项目,合理增加非医保项目收入。例如:
·口腔项目: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种植牙、洗牙等
·美容整形项目:祛疤除皱、眼部整形、胸部整形、鼻部整形、面部整形、口腔美容、光子嫩肤等。
·个人VIP自费体检项目:专家一对一甄选体检项目;专人全程陪检;检后专家解读体检报告等。
·中医调理项目:调理药膳个性化定制、月子调理、体质调理、治未病调理等。
·其他特需服务项目:特需门诊、特需产房等。
DRG/DIP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们是一种工具,能帮助医院更好地衡量诊疗水平,为管理者决策和运营提供详细、客观的数据。适应DRG/DIP,借助DRG/DIP,不仅有利于医院有效进行成本管控,提升诊疗能力和质量,迭代绩效管理,有利于医院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成就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