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RCT研究评估了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每日毅讯+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多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持续增高状态,中位生存时间5-7年,目前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循环领域的治疗痛点。Sotatercept是一种新型融合蛋白,可与激活素和生长分化因子相结合,从而恢复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MPR2)生长促进和生长抑制信号通路之间的平衡。2021年,在其II期临床研究,在使用24周后(每3周皮下注射1次)该药后可以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循环阻力,该结果发表在NEJM杂志。近期,ACC2023年会发布了该药物的3期临床试验——STELLAR研究,同期发表在NEJM杂志上。
STELLAR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3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入组了接受稳定基础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成人患者(世界卫生组织 [WHO] 功能分级II或III级),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皮下注射sotatercept(起始剂量,0.3mg/kg;目标剂量,0.7mg/kg)或安慰剂,每3周一次。主要终点是第24周时6分钟步行距离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按以下顺序分层评估了9个次要终点:肺血管阻力变化、NT-pro-BNP变化、WHO功能分级改善、死亡时间、临床恶化时间,法国风险评分,PAH-SYMPACT评分改变、心肺症状改变、认知-情绪影响评分的变化。除死亡时间和临床恶化时间外,所有患者均在第24周进行了评估,死亡时间和临床恶化时间是在最后一名患者完成第24周随访时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63名患者被分配接受了sotatercept治疗和160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第24周时,sotatercept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相对于基线的中位变化为34.4m(95% CI,33.0-35.5),而安慰剂组为1.0 m(95% CI,-0.3-3.5)。Hodges-Lehmann估计sotatercept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在第24周时6分钟步行距离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为40.8m(95% CI,27.5-54.1;P<0.001)。与安慰剂相比,sotatercept的前8个次要终点均显著改善,而PAH-SYMPACT认知-情绪影响评分则没有改善。与安慰剂相比,sotatercept更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鼻出血、头晕、毛细血管扩张、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小板减少和血压升高。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RCT研究评估了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通过半年每三周皮下注射的治疗,带来了40m左右的六分钟步行试验的改善,下降了240dyn左右的肺动脉血管阻力,死亡或临床恶化事件降低了84%,降低了440左右的NT-pro-BNP。代价是药物可能引起的头痛、恶心和毛细血管扩张与小出血(牙龈或鼻出血)。对于一种没有明确改善预后的药物、且生存率在5-7年的疾病,sotatercept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213558?articleTools=true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