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健康,一“乳”既往
关爱女性健康,一“乳”既往
HAPPY WOMEN'S DAY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专属妇女同胞的节日也如期而至!今年的3月8日,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一起关爱女性健康,远离乳腺癌!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器官,健康的乳房不仅可以让女性的身体曲线显得更加优美,同时也是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然而各种乳腺疾病也伴随着女性朋友的一生,那么女性朋友该如何关爱自己的乳房呢?
常见乳腺疾病 HAPPY WOMEN'S DAY
1.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常急性起病,以感染性炎症反应为主,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非哺乳期乳腺炎则为慢性起病,有肿块、疼痛,病情易反复。乳腺炎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以哺乳期妇女为主,极少见于男性。通过早期预防或发现后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病症,一般预后较好。
2.乳腺增生: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于年轻女性以及中年妇女。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增生症不是肿瘤,也没有炎症性改变,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
3.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异常敏感导致的。表现为无痛、可移动的乳房肿块。常见于青年女性,高发年龄是20~25岁,75%为单发。预后较好,癌变风险低。
4.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如何及时发现乳腺疾病?
HAPPY WOMEN'S DAY
健康的乳房,双侧等大对称,乳头无异常分泌物,无肿块。皮肤表面光滑。当出现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掉以轻心。明确肿块性质并及时治疗,切不可通过服用保健品、乳房按摩等方法期望乳房肿块消失,从而贻误治疗。平时可以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HAPPY WOMEN'S DAY
1.超声波检查:具有经济、无创的优点,是乳腺疾病筛查的首选,尤其适合青少年女性、孕产期妇女。彩超检查能清楚地分辨组织层次,发现乳腺内肿块,并根据肿块大小、形态、血流、是否有钙化等初步判断肿块性质等。
2.钼靶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测手段,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方面,是公认最可靠、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3.磁共振检查:对乳腺内部组织以及血管进行充分的分析,对判断乳腺的良、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穿刺活检:当明确乳房内有肿块时,可根据病情选择穿刺活检以初步评估肿块病理性质,该检查方法创伤相对较小,是诊断的金标准。
乳腺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APPY WOMEN'S DAY
乳腺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的类型决定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乳腺炎需要及时口服抗生素,保持乳管通畅,避免乳头破损和感染。乳腺增生通常和体内激素紊乱有关,可以口服逍遥丸,小金丸,乳癖消等药物治疗。平时保持心情愉快。
但是当发现乳房肿块时,则需要通过b超,钼靶,磁共振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肿物穿刺活检基本可明确诊断。当具有明确手术指征时,应尽早进行手术切治疗。若为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根据病情及时进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
乳房需要我们女性朋友,一生呵护,用心对待。关爱乳房健康,一“乳”既往。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计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3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2022年医生和基层医疗创新奇璞提名奖:中国肿瘤高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2022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的提名奖;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能力提升专项项目;2022年度上海市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立项项目。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