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及生命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和脑干出血
蔡女士家住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今年37岁,可被病痛折磨已经5年多了。原来自2009年起,她反复两次出现左侧面部麻木、右侧肢体无力、头晕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脑干病变,给予伽马刀治疗无效,因手术困难,未再进行治疗。直到住院前5天再次突然出现头晕、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直到嗜睡、不能进食、呼吸困难,急诊入住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经核磁共振复查,患者脑干病灶明显增大,A伴有出血,已由原来的3X2X50px增大到4X3X75px,几乎占据脑干的一半。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左侧面瘫,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入院后第二天神经外科的专家们为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清除了脑干内的血肿及病灶。术后患者神志恢复,呼吸平稳,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术后复查核磁共振,病灶完全切除,脑干形态逐渐恢复。术后7天,右侧下肢肌力有所恢复,已经可以在床上挪动,上肢和面瘫也有所好转,并可以进少量半流食,出院行康复治疗。
术前核磁共振,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及血肿
术后核磁共振显示病灶及血肿消失,脑干形态部分恢复
脑干是人脑的关键部位,由中脑、桥脑和延髓组成。脑干病变轻者造成偏瘫、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障碍,重者影响呼吸心跳甚至昏迷、死亡。因此脑干的出血和肿瘤均可导致脑干功能损害。蔡女士脑干的出血原因是一种叫海绵状血管瘤的疾病,这是一种血管畸形,会反复破裂出血,导致脑干组织的破坏,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病人死亡。而一般的脑干出血是高血压所致,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死亡率很高,而中年和年轻人的脑干出血多数是海绵状血管瘤一类的疾病引起的。部分脑干出血是可以手术治疗的,尤其是出血量多,部位比较表浅,只要手术及时、拥有良好的手术技术,是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的。蔡女士的病变逐渐扩大,已经从桥脑发展到中脑水平,手术难度很大。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通过桥脑侧壁上5mm长的小切口进入病变腔内,彻底清除了积血和导致出血的病灶,彻底消除了脑干出血的隐患。由于脑干神经组织密集,所以需要十分精细的操作,才能尽量减少神经损伤,使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由于手术及时、操作精准,蔡女士获得了较好的手术疗效。脑干内部的压迫解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康复训练,她的神经功能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希望广大患者发现头部不适、肢体面部麻木无力等,尽早到医院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不能恢复的结果。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大多数神经外科疾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