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首例!心血管内科再添新技术——“冲击波球囊技术”击碎冠脉“拦路石”
长治首例
心|血|管|内|科|再|添|新|技|术|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在吴磊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长治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冲击波球囊技术(Shockwave)治疗重度冠脉钙化病变的病例,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对于冠脉血管钙化疑难病变,的介入治疗又登上一个新台阶。
心脏血管钙化引发胸痛
患者何先生于20余天前,因突发胸痛来到我院进行了急诊PCI(冠脉介入治疗),造影结果显示何先生为严重冠脉三支病变,对LCX(回旋支)行介入治疗,植入支架覆盖病变。近日又因餐后胸闷,呈憋闷感入住心血管内科,结合上次造影结果,考虑这次对RCA(右冠脉)行PCI,显示右冠脉病变复杂且钙化严重+闭塞。
经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充分讨论后,决定对何先生运用治疗冠脉钙化的新技术----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也称“冲击波球囊技术”),来处理病人血管里的“硬骨头”,术后IVUS及造影结果显示支架贴壁良好、膨胀良好,血流TIMI3级。
钙化+闭塞病变
处理钙化病变
术后效果
冲击波球囊技术——造福冠脉血管钙化患者
心血管内科吴磊主任表示,钙化病变属于高阻力病变,传统球囊治疗难以充分扩张,通常需要高压球囊使用较高的压力扩张,因而血管容易发生夹层、穿孔、破裂、无复流现象,除此之外,钙化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中还常常伴有血管成角、扭曲病变,这是因为加大了PCI相关器械的使用,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发生。在后续的支架治疗中,若钙化病变未充分扩张,则很容易出现由于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支架变形而导致的支架内形成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
冲击波球囊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全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穿孔风险低,分支可以保留导丝保护,对于残余官腔直径大的环形钙化和钙化小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斑块改良效应等优点,有望成为处理冠脉钙化的“终结者”。
我院心血管内科在晋东南地区率先开展Shockwave技术,不但填补了院内的技术空白,也标志着医院同步,国际冠脉介入治疗的最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一直努力对新技术进行不断探索,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此项技术的开展为复杂重度钙化病变的处理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为更多复杂、严重冠脉钙化患者带来希望,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救治上的先进医疗水平。这意味着在冠状介入领域的重度钙化病变治疗方面,我院又掌握了一项“全新利器”,这对于持续提升心内科治疗严重冠脉钙化+闭塞病变的实力和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心血管内科)
END
编辑/王楠
排版/马海芳
责编/赵红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