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成盐酸根不同,甲磺酸倍他司汀更稳定,不易被消化液破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组胺受体刺激作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倍他司汀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眩晕药,属H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消除内耳性眩晕、改善耳鸣和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淋巴内水肿。
此外,它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可以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血压。
多种剂型,如何使用?
倍他司汀有片剂、口服液以及注射液三种剂型。
片剂[1-2]和口服液[3]主要用于梅尼埃病、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对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同样有效。
片剂每日2-4次,每次1-2片,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12片;口服液用药一日3次,一次10-20mg。
注射给药用于内耳眩晕症,也可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所致体位性眩晕、耳鸣。可选择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两种方式。
肌注一次10mg,一日1-2次。一般将药物溶于用0.9%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2-3mL后注射。
静滴时将10-30mg药物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一日1次,缓慢滴注。
这些情况用药需慎重
因为倍他司汀具有组胺样作用,可能会通过影响H1受体而导致呼吸道收缩,也可以通过影响H2受体而导致胃酸分泌。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及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或活动期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应慎用。
另外,倍他司汀的组胺样作用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度而使血压上升。因此肾上腺髓质瘤患者同样应当谨慎用药。
甲磺酸倍他司汀 vs 盐酸倍他司汀,有何不同?
两者成盐酸根不同,甲磺酸倍他司汀[2]更稳定,不易被消化液破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组胺受体刺激作用。
适应症方面:甲磺酸倍他司汀主要用于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和眩晕引起的头晕、眩晕,而盐酸倍他司汀[1,3-4]不仅适用于梅尼埃综合征,还可用于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等脑血管疾病。
参考资料:
[1]药物信息:盐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H50020381。
[2]药物信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30。
[3]药物信息: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国药准字H23020091。
[4]药物信息: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qH23023454。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2023-02-2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