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直击】多学科协作 死亡线边缘抢救危重白血病患者
2月14日清晨,航天七三一医院手术室,胸外科副主任闵先军认真的做着术前准备,脑中不停的预演着之后将要进行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并准备了多种应急方案。事实上,闵先军已从事胸部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十余年,见惯了该领域内的“大场面”,能让他如此谨小慎微,可见病情之严重,状况之危急。
将要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来自陕西的15岁小姑娘,1年前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坚强的她与家人与这种俗称“血癌”的疾病进行了顽强斗争,但在三个月前,该患者突然间断发热,CT检查后,患者、家属和全体医护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发生了——右肺上叶、中叶真菌感染。白血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一直是困扰血液内科医生的巨大难题,众多白血病患者因肺部真菌感染无法接受骨髓移植而丧失最佳治疗机会、因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大咯血死亡、因移植后肺部真菌感染无法接受化疗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而最终丧失生命,是众多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月10日,患者被航天七三一医院收治,因为疾病的折磨,身高1.6米的她体重只有不到40公斤,极为虚弱只能勉强站立。各项指标也很不乐观,白细胞达到了近4万,超过正常人的四倍,血色素只有7克,大约为正常人的1/2,血小板2.3万,只有正常人的1/5。
屋漏偏逢连阴雨,白血病快速进展、肺部真菌感染、感染中毒性休克,每一个问题继续发展都很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手术切除肺部病灶,为白血病的化疗和骨髓移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是唯一可能为患者带来康复希望的手段,但患者极度虚弱的身体状况,又为右肺上叶+中叶切除这样的巨大创伤手术制造了极大困难。一道两难选择的凶险考题,摆在了航天七三一医院医护人员面前。
决不放弃希望!航天七三一医院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任务。医院血液科罗荣牡主任、呼吸内科闫鹏主任、胸外科闵先军副主任、麻醉科代岱主任、输血科王晖主任等相关科室负责人随即开展了会诊,一场为豆蔻年华年轻生命未来希望而战的战役,打响了!
首先要让患者具备手术条件,2月13日,输血科为该患者进行了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血浆和血小板输入,2月14日凌晨,患者血常规达到手术条件。上午10点,这场由闵先军主刀的手术正式开始。
术中右肺真菌感染病灶侵犯了胸壁、右肺上叶和中叶支气管根部、以及右肺门根部从心脏直接发出的肺动脉,由于急性炎症组织水肿粘连、患者病灶失去了正常解剖结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血管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灌满胸腔,闵先军在患者肺动脉表面的每一次电勾操作都让所有人屏住呼吸。凭借充分的准备、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医疗知识,虽然在术中经历了低血压、输血过敏反应、血氧急剧下降等突发因素,航天七三一医院多学科联合沉着应对,及时化险为夷,保障手术安全进行。
最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切除了患者病变的右肺中叶和上叶,值得一提的是,整台手术没有中转开胸,只用了1个胸腔镜微创操作孔,术中出血不到50ml,术后在麻醉科精湛高超的麻醉保障下,患者没有去监护室,拔出气管插管后返回了血液科普通病房,患者术后第三天已拔除胸腔引流管,目前恢复良好。希望,终于保住了。
医院副院长尹键表示,该病患是航天七三一医院多学科团队救治的众多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血液科、胸外科、呼吸内科、输血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多次化腐朽为神奇,给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些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情况也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航天七三一医院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肺外科手术囊括了几乎所有肺部切除术式,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到肺叶切除、复合肺叶切除、双侧肺段切除、到一侧肺叶加对侧肺段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截至目前,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均顺利康复,让陷入绝境的白血病患者绝地逢生,获得了生的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