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研究团队还建立了改良模型的网络计算器,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患者ESRD的个体风险。
2月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陈旻教授团队于《BMC Medicine》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A modified renal risk score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建立并验证了基于Brix评分体系的改良肾脏风险评分,用于预测中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
AAV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该病预后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患者的疾病进程和对治疗的反应也很不一致,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因此,对本病的肾脏预后进行科学的预判,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2018年Brix等建立了适用于AAV患者的肾脏风险评分,纳入了正常肾小球百分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IF/TA)3个变量,均转化为分类变量,并进行赋值、求和,根据总分归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这3组患者进入ESRD的风险是递增的。陈旻教授团队验证后发现该模型在我国AAV患者中校准度欠佳,因此,研究团队利用北大医院肾脏内科AAV随访队列,在Brix评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分类变量相比,连续变量可以更有效地挖掘数据信息,所以研究团队在改良模型中尽可能的保留连续变量,将正常肾小球比例和eGFR两项指标作为连续变量纳入,将IF/TA作为三分类变量纳入,重新拟合后建立了区分度和校准度均优于原模型的改良模型,并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AAV随访队列完成了改良模型的外部验证。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研究团队还建立了改良模型的网络计算器,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患者ESRD的个体风险。
该研究在陈旻教授指导下完成,王瑞雪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志盈副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健康发展基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专项的资助;同时得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悦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熊祖应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专家简介
陈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从事自身免疫性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多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H指数36。陈旻教授2013~2017年连续担任第16~18届国际血管炎与ANCA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首届“青年研究者奖”获得者,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李志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
图 文:肾脏内科
编 辑:宣传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